•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数学思考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解决问题

    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情感态度

    渗透数形结合地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地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灵活运用运算率.

     

    •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复习法则,归纳并完善法则内容

     

    问题1:既然均是有理数,它们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的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数的情况,容易想到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为正数、同为负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加数中有一个是0;

    问题2:请你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的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你会有什么样的结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应如何完整叙述?

    学生活动设计:同桌小组合作,自主归纳(若没有讨论完整教师作适当提示).

    情况1.若同为正数:不妨设,用数轴表示如图:(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么简单不用数轴也能算出来.这时要告诉它,这里用数轴的目的并不是要结果,而是要体会过程,以便在其他的情况下为用数轴解决问题)显然一共走了35米,写出算式就是:

    (+20)+(+15)=+35

        情况2.若同为负数:不妨设,这时应怎样用数轴表示?(学生画数轴)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我向西走了20米后,再向西走了15米,我实际向东走了-35米.即:

         情况3.若一正一负:不妨设.请同学们用数轴表示出来,并解说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如图)(实际意义就是我向东走了20米以后,接着我又向西走了15米.我实际是向东走了5米)即:

    情况4.若呢?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怎样用数轴来表示?(同学操作)结果:

     情况5.若时,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结果: 

    情况6.若时,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又是什么?

    结果: 

    情况7.若时,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结果: 

    情况8.若时,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结果: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得到8个式子,我们将这8个式子分成同号、异号、有零的三种情况统计如下:

    (1)同号的情况:

                         

    (2)异号的情况:

                           

                           

                           

    (3)有零的情况:

                            .

    同学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若归纳不完整,则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直到法则完善化,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时:

     (1)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若绝对值相等,和为0. 也就是相反数的和为0;

    3、一个数与0的和仍得这个数.

    • 二、复习引入,讨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3:同学们都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相关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吗?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解决相关问题,并讨论出本节课还需要研究的有理数的加法问题。组间交流 ,互相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 学生组间交流,适时点拨学生。


     

    本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 三、法则应用、主体反馈

    问题4:计算下列各题:

    (1) ;    (2);  (3)

    (4);        (5)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板演,然后再共同分析过程的正确性,在分析过程的正确性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到统一的正确的结论.

    • 四、体验探索、发现运算率

    问题5: 小学学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请你自己在探究课件中继续验证:加法运算律是否在有理数范围内依然适用。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这项任务,自己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有理数,经过运算,可以发现小学里学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成立

    • 五、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问题6: 解决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4)1+(-2)+3+(-4)+……+2005+(-2006).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出现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间的异同、优劣,以找到最佳方法,体会运算律的作用.

    (1)中运用运算律可以先把正数相加,再把负数相加,然后再把结果相加即可;(2)中运用运算律可以先把第一项和第三项相加、第二项与第四项相加;(3)运用运算律先把前三项相加、后两项相加;(4)运用结合律把2006个加数分成1003组,分别相加.

    〔解答〕(1)-17;  (2)-1;  (3)-5 ; (4)-1003.

    归纳: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原因是它改变了运算顺序)

    2.工地上运来20袋水泥,过秤的结果如下表(单位:千克)

    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重量

    201

    204

    199

    197

    203

    200

    201

    202

    198

    197

    袋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重量

    196

    172

    198

    203

    200

    202

    201

    199

    197

    205

    已知每袋的额定重量为200千克,这批水泥总重量的误差总量是多少千克?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步:列出误差表(单位:千克)

    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误差值

    1

    4

    -1

    -3

    3

    0

    1

    2

    -2

    -3

    袋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误差值

    -4

    -28

    -2

    3

    0

    2

    1

    -1

    -3

    5

    注意观察误差值有无互为相反数?所以实际误差总值是袋号7、12、19、20的误差值的和:

    =

    于是误差总量是不足25千克.

    〔解答〕略.

    3.一只乌龟沿南北方向的河岸来回爬行,假定向北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南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它爬行的过程记录如下(单位m):-8,7,-3,9,-6,-4,10.

    (1) 乌龟最后距离出发点多远,在出发点的南边还是北边;

    (2) 求乌龟在整个过程中一共爬行了多远的距离.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运用什么知识,由于(1)求的是乌龟最后距离改为的位置与出发点的距离改为关系,因此可以把上述过程记录加起来,看运算结果即可,而(2)求的是一共爬行的路程,因此把上述过程记录取绝对值后再加起来就行了.

    〔解答〕

    (1)-8+7-3+9-6-4+10=5,所以在出发点的北边;

    (2)|-8|+7+|-3|+|9|+|-6|+|-4|+10=47;

    所以乌龟在整个过程中一共爬行了47米.

    • 六、小结

    小结:

    1.加法法则(主要是异号两数相加);

    2.加法运算律.

    • 标签:
    • 有理数
    • 学生
    • 教案
    • 发现
    • 运算
    • 相加
    • 问题
    • 法则
    • 情况
    • 研究
    • 加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