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读课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我也看了

    我也看了

      张五滔滔不绝地向他的朋友介绍某次展销会上的羊毛衫款式,而他的朋友非常不感兴趣,插上一句说:“那次我也看了,不是还有各种名牌冰箱吗?”  

          

     

    • 愈短愈好

    愈短愈好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次参加某校的毕业典礼,很多人都发表了长篇大论,轮到他讲话的时候,已经中午十一点半了。他站起来说:“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话一出口,席间鸦雀无声,片刻,爆发出哄堂大笑。 

    林语堂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树春 胥晓婷 杨国强 徐兴堂

    小问题:作者为什么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本文的题目?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
    选自《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7年第八届)》
     

    • 决赛

    决赛

    浙江平湖具大桥公社土山中学 宋柱

    学校里第三次乒乓球赛进入了决赛阶段,大家都期待着这场紧张而激烈的争夺赛.这场冠亚军决赛,是小个子的我和初三那个“高头大马”的李争光较量。听说,校长也要观看这次比赛。

    消息使我激动得难以进入梦乡,我仿佛听到乒乓球落到台上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听到裁判员在庄重的报分,又仿佛听到一片欢笑声,说我打胜了,校长向我稳步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小家伙.打得不错呀!”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差一点把睡在我旁边的哥哥踢到地上。醒来后,我心里甜滋滋地想着:这个梦先保密,不告诉我爸爸,否则他要向我“泼冷水”的,我要用胜利的消息来向他报告。因为,平时练球时,我胜过李争光好几次了!

    球赛开始了,李争光穿着深棕色的棉毛衫,更显得体格健壮.我穿的是鲜红的运动衫。我想郭跃华叔叔捧回世界冠军奖杯时,身上的运动衫一定也是鲜红色的吧。栽判员的哨响了。我取得了发球权,第一个发了昨天就想好的丈量很强的前冲球。果然,当场见效。紧接着做了假动作,他又触网了……第五个球发的是快速硬板球,银球儿如箭一般射向他左下角,他急忙一个反板削球,球儿总算挡住了,但是很高;我起板重扣,又得分了。“五比零!”裁判员的嗓音是那样的悦耳。

    我瞥了一下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的同学们,又瞟了一下李争光。嘿,他额上出现了亮晶晶的汗珠。几次交替发球后,我以21:13赢了第一局。

    第二局又让我赢了。这时,我感到胜利在望了,只要全力以赴,再使出得意的几手,像中国女排对古巴一战那样,在记分牌上将出现光辉而又耀眼的3:0。李争光好像胆怯了,牙齿咬着下唇,半蹲着身体,汗从两颊流了下来。

    第三局开始了。9:6,我又领先了.这时他第一次发高抛球。我想.不管怎祥,反正你败局巳定。可是我却触网了。这时,他又发了上旋、下旋、外旋,使我连失五分.我的心一慌,手软了,脚乱了,丢了第三局,接着又丢了第四局。这时,校长走来,给我们擦了一下汗水。比赛继续进行。我看他仍是牙齿咬着下唇,半蹲着身子,显得很沉着。他接发球敏捷,扣球力量越来越大了,球好像粘在他板上一样,使我占不到半点便宜。我也使出稳削、抢攻、重扣这一手。啊l我的分数在交替发球中一步步上升。“18平!”栽判员响亮地报着分数。他发球时,我保护着自己的左下角。这是我的弱点啊!他大概也发现了我的左下角,使我不能削来不能扣,只能回她几个“姑娘球”;白白给了对方抽杀的机会。18:21,我败下阵来了。

    我真想哭,但还是勉强笑着,跟他握了握手。

    第二天,体育老师帮我分析原因,说我有骄傲的恩想,平时练球图痛快.缺少稳扎稳打的精神。想想体育老师的话,句句都那么实在.我的翅膀还软啊!我要像中国乒乓球队的叔叔、排球队的阿姨们那样,练思想,练体力.练技术……
     

    • 林肯名人轶事

    林肯名人轶事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gān gà),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鞋匠的儿子。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们哄笑了起来。林肯并没有因此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

    • 划龙舟

    划龙舟

    周末,妈妈带我到绍兴玩,同行的有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两个小伙伴——令坤、尚宣。我们玩得可高兴了,最令我难忘的是去镜湖划龙舟了。

    我们来到镜湖边,看见湖里横着几条龙舟。龙舟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龙头上长出像鹿角一样的犄角,龙舟的前面放着一面红色的大鼓,看上去威风极了!

    我们见到龙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着要上船一划龙舟,显示一下身手。于是,我们向船主租了船,飞快地跳上龙舟。黄老师把红衣服扎在额前,手握鼓槌,“咚咚咚”地敲起大鼓。我们十五个人分成两队,分坐在龙舟两侧,手拿船桨,拼命地划起来。龙舟左右摇摆,缓慢地离开了岸边。

    这时,刘老师大声喊道:“大家停一下,我们这样划可不行!大家节奏一致、动作一致,才能划得稳、划得快!”接着,刘老师向我们示范划桨的动作。我们都认真地看着、学着。

    黄老师把鼓槌在鼓边敲了三下,提醒我们做好准备,我们立刻把桨从水里举起来做好划船的准备。黄老师边敲鼓边喊“一二三”,我们边把桨插入水中往后用力划边喊“加油”,这时,龙舟“嗖”得一下向前窜,犹如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龙”在水中穿梭。妈妈站在船中央,和着黄老师的口令,大声地喊:“加油”。经过的船只和岸上的游客看见我们奋力划龙舟的样子,都被我们感染了,也大声地为我们加油。还有的游客拿起摄像机和照相机给我们录像、拍照。我们划得更加起劲了,龙舟像一支离舷的箭在水面上飞掠。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就要上岸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舟。龙舟在水里不住地摇摆,像在对我们说:“别离开我,再和我玩吧!你们是我所见过的最团结、最齐心的一个团体,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展现风采的机会!”

    • 我们要做好朋友

    我们要做好朋友

     公园的角落里,传来“呜呜呜”的哭声,原来是小草妹妹,它哭得多伤心呀!一旁的小花姐姐关心地问:“小草妹妹,谁欺负你啦?”小草伤心地说:“小花姐姐,刚才一只小花猫赶一群蝴蝶,蝴蝶飞到了草地上,那小花猫只顾追蝴蝶,把我踩疼了。”小花深有感触地说:“前些天爱美的小兔把我的好朋友——小蓝、小红、小菊……全摘走了。”小花越说越伤心,最后它也呜呜地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小树哥哥,小树哥哥问他们:“你们怎么哭了?”小草和小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小树说:“前天,小猴荡秋千把我的胳膊弄断了,我心里也正难过着呢。”小鸟听见了他们的谈话,安慰他们说:“别难过了,朋友们!我要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第二天,小鸟就给小花猫、小兔、小猴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并把他们带到了小草、小花、小树面前。小花猫把小草扶正了,小兔说:“我下次再也不摘花了。”小猴说:“对不起,树哥哥,我帮你把胳膊接好。”它们几个人成了好朋友,你看它们玩得多开心呀!小鸟说:“动物和植物都是朋友,以后大家要和睦相处哦!”

    • 想起周总理的几件小事

    想起周总理的几件小事

    小问题:从这几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总理?

    一月八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纪念日。转眼间,一代伟人已离开我们二十八年了,时光流逝,但带不走人民对总理的思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临的时候,笔者不禁想起周总理的几件小事。

    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在河北邯郸农村做调查,他吃住在农民家中,还和一个叫二旦的农民交上的朋友。二旦是一个爱说真话的直脾气的农民,周总理经常和他在一起谈心。至今还保留下来一张照片,照片上周总理坐在二旦家的门槛上,和他的农民朋友亲切交谈。后来,周总理虽然没有能再回到这个村庄,但他每年都要委托专人看望这个农民朋友。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大地震,周总理迅速赶赴灾区。他要召集当地农民讲话。因为当时天气很冷,又有北风,当地干部特安排一辆卡车,让总理站在车上背着风面向群众。当周总理发现乡亲们都迎风而立时,他说:“听我口令,全体向后转。”然后,时已68岁的周总理一个人迎风而立,向受灾的乡亲们表示慰问,鼓励他们重建家园。

    七十年代,周总理回到延安,他走进老乡家中,和老乡一起喝稀饭、吃窝头,他一边啃着坚硬的窝头,一边伤心地流泪。他对地方领导说:“解放这么多年了,人民还这么穷、这么苦,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

    周总理和他同时代的人一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这三件小事微不足道,但每每想起这些小事,我都感动不已。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些小事反映了周总理 真心热爱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的伟大情怀。在总理逝世后,老诗人郭沫若写诗悼念总理说,“此心可以昭日月,天不能死地难埋”。“此心”,就是爱人民之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之心。“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一个真心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一个能和普通农民交朋友的人,人民怎能不发自内心地热爱他呢?

    “政声人去后,民意笑谈中。”虽然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人民将永远地热爱他。周总理的三件小事,不是可以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吗?

    • 朱德之德

    朱德之德

    小问题:朱德有哪些品德?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必然会造就出伟大的人物。朱德便是从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数十年间所产生出来的伟大人物之一。

    朱德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一个旧民主主义时期的高级军官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后,便毕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的丰富经历和他所创建的丰功伟绩,世人皆知。我作为朱总司令麾下的老战士,在与他数十年的接触中直接感受到,他那勤俭、忠诚、坚毅、明智、宽厚的高尚品德,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勤劳与俭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朱德勤俭持身,几十年如一日。他出身贫寒,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勤于劳作,习惯于肩挑背负,爬山涉水。1928年冬,他身为红四军军长,带头从宁冈县的白露挑谷上井冈山。这时,他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了,挑着担子上山,并不为难。第二次反“围剿”时,部队在东固、南陇地区“待机”,他带领指战员帮助老乡耙田插秧。在著名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他身体力行,亲赴南泥湾勘察地形,布置电田垦荒任务。全国解放以后,他提倡勤俭建国、勤俭治军,时常告诫我们要发扬艰苦耐劳、廉洁朴素的优良作风。他一贯反对讲排场、大手大脚的公子哥儿作风,提倡伙食单位养猪种菜,严格经济管理制度。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带头种菜,节衣缩食。他曾经这样写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我认为,朱德的话,在今天的新形势下,依然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朱德的忠诚,在党内、军内是有口皆碑的。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从青年时期起,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学习军事。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以后,又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自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便决心终生为党从事军事运动,把自己的生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服从党纪党章,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以后,他带领一部分部队,独立活动。他和陈毅一起,把武装力量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党员,把党的组织工作做到基层,以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同时,千方百计与当地党组织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取得联系,保留了我党领导的这支武装力量。

    朱德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早年为了去昆明学习军事,他从故乡首途,历时七十多天,在当时西南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旅途之艰难,可想而知。在护国讨袁战争中,他率部随蔡锷入川。在四川纳溪前线,敌众我寡,他担负着主要作战任务,时攻时防,与敌搏战四十多天,赢得了“英勇善战”的称誉。南昌起义军进到东江,他率部镇守三河坝,为掩护主力在潮汕、揭阳与李济深主力作战,与多于我军三倍之敌激战数昼夜。虽然没有取得胜利,却也表现出他的大智大勇和顽强的意志。三河坝战后,他率领余部转战于粤闽赣边和湘粤赣边的崇山峻岭之间。天寒地冻,雨雪纷飞,后有敌军追击,前有民团滋扰,又无军需给养补充,部队中人心涣散,离队者越来越多。在这阴霾密布、前途渺茫的生死关头,他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大革命已经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军队对革命的态度如何?另一个是南昌起义也失败了,今后采取什么军事政策呢?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中国要继续革命。他登高一呼,要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今天中国的革命,好比 1905年的俄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黑暗是暂时的,俄国终于在1917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只要继续革命,中国也会有1917年的。回答第二个问题是,今后打游击呀!他还说这一带有农民运动基础,我们一定要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朱德的讲话,既从政治上指出革命前途,又以战略家的眼光自觉地实行从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当时,能够做出这样的决断,是需要何等的气魄与明智啊。朱德正是靠着他那坚毅、顽强的胆略,在黑暗中看清革命前途,从而稳定了军心,保存了革命的力量。

    凡是接触过朱德的人,都能够体会到他的宽厚,他善于团结同志,待人和气,不积怨,不记仇。下级有错误,他批评而不苛求。和同志的关系,无论是党内党外,军内军外,可谓“与人为善”、“善与人同”。在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他也作过检讨,只从自己主观上找原因,不用浮夸言辞哗众取宠。对不恰当的批评,甚至恶意诽谤,他都泰然处之。庐山会议后,林彪曾说他从来不是总司令,他听到后,只是付诸一笑,并不急于解释。他的度量之大,胸襟之宽广,无不令人钦佩。在长征中,张国焘闹分裂,反对党中央,朱德坚持原则,反对分裂。但又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使张国焘无可奈何,只能与之共处。在南下过程中,他继续耐心地团结同志,进行说服工作,终于使左路军重新踏上北上之路。在张国焘未叛逃之前,朱德对他始终以党内问题来看待。毛泽东曾评价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可谓恰如其价。

    朱德的高尚品德,正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具体体现。他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所称颂和学习的榜样。

    朱德之德,令人景仰。

    • 严格的家教

    严格的家教

    小问题:李大钊是怎样看待学习的?

    李大钊小时候,祖父对他管教很严。他三四岁时,祖父亲自教他识字,长到六七岁,就被送入私塾。祖父常说:“小孩就像一棵茂盛的小树,由他自己去长,一点儿也不管教,那哪儿行呢!孩子们是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时候要是不好好注意管教,以后就来不及了。”

    在李大钊学字的那段日子里,每天他都把书本,笔墨,砚台摆到小炕桌上,规规矩矩地坐到桌前,开始学习。这会儿,李大钊对祖父百依百顺,乖得像个小大人。可等学习结束,刚一合上书本,两人就调了个,李大钊把祖父支得团团转。祖父曾笑着对亲友们说:“我们家里,一天有两怕:书本一翻开,孙子见了我就怕;一合上书本,就该是他拾掇我的时候了。”

    后来,李大钊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孩子们,他常说:”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应当听老师的话,认真地学习。可是脑子用疲倦了,就应当很好地玩一阵,不要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念死书.要是长久这样下去,不但新功课学不进去,反倒会把学好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他还说:“要玩就得玩个痛快,要学就得学个踏实。”
     

    • 标签:
    • 单元
    • 主要内容
    • 老师
    • 五年级上册
    • 故事
    • 词语
    • 学生
    • 导读
    • 交流
    • 第六单元
    • 问题
    • 课文
    • 小组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