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翠园小学-张海勤-《孔子拜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小问题:戈壁滩上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里?

    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郑玉英

        在颠簸不平、坎坷难行的去往雅布赖的路上,车窗外的茫茫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浑然一体,使人昏昏欲睡。车子行进在大漠戈壁的深处,忽然映入我的眼帘的是远远的一排排白杨树,象哨兵一样,傲然地耸立在戈壁滩上。欲睡的情绪顿时全无,令人为之一振。在浑黄一体的戈壁滩上,挺立着一排排的白杨。白杨树在西北极为普遍,然而在大漠戈壁上能顽强的生存,实在是很罕见。

        那是力争向上的一种树。笔直的树干、笔直的枝,所有的枝叶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在主杆上。金秋十月的白杨树,叶子有的呈金黄金、有的呈红褐色、有的呈深绿色,层层繁叶尽染,迎着秋风倔强挺立着。树干的皮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微微泛出淡青色。在戈壁上迎风傲霜的气候情形下,那怕是幼小的树苗,只要它成活,它也要努力向上,笔直地耸立在蓝天和戈壁之间。

        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它没有美人松的婀娜多姿,没有松柏的绿发婆娑、更没有山茶树艳丽花朵。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它是戈壁滩上的伟丈夫。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里很快生根发芽,坚韧不拔。当我在沙漠深处的戈壁滩上看到白杨树,感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树,而是体现了阿盟人的精神面貌,阿盟人力争向上,与大自然抗争,质朴而正直、勇敢而坚强,努力开拓着工作的新局面,迈出坚实的脚步,用生命讴歌着一曲曲新的白杨礼赞。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在沙漠的深处生根,在戈壁滩上发芽,狂风、沙尘吹不倒,折不断。

            

    • 蒙古族的“那达慕”

    小问题:“那达慕”作为蒙古族的重要节日都进行哪些活动?

    蒙古族的“那达慕”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曾在小学课本中学过的这首《敕勒歌》,是蒙古族的一首古老的民歌,表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貌。蒙古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

        “那达慕”,好奇怪的一个词,它其实是蒙语“游乐”的意思。蒙古族过去一向以游牧为生。他们生活在蒙古包里,蒙古包随着牲畜的放牧而在草原上迁移。到了每年阴历的六七月份,经过春夏在牧草丰富的草原上放牧,此时牛羊正肥,于是,牧民们纷纷将蒙古包固定下来,宰牛杀羊,准备庆祝一年的丰收。同时,牧民们在完成了半年多的辛苦放牧以后,也很想痛痛快快娱乐玩耍一下了。这种心情,与我们过春节的心情是一样的。

        这时,蒙古族人就在牧民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召开“那达慕”大会,举行他们拿手的娱乐活动:赛马、摔跤、拔河等比赛。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歌舞、演戏等。现在的“那达慕”已经加进去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比如体育活动要进行各种球类比赛,文化活动加进去电影、电视。除此之外,还要进行集市贸易、农副产品展销等商业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从蒙古族人民的宗教祭神活动开始的。这种形式,从蒙古族的领袖成吉思汗开始,直到明、清,已经在蒙古族人民中广为开展了。现在,它已经成为蒙古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了。

    • 泸沽湖与摩梭风情

    小问题:从文章中你了解了摩梭哪些美景和“特别”风俗?

    泸沽湖与摩梭风情

    王兴国

       

          凡是到过泸沽湖的人,无不对那儿的湖光山色和摩梭风情留下难忘的印象。画家说:泸沽湖不能画出来,因为水太蓝了,画出来像是假的;作家说:泸沽湖的水直接可以吸进笔中写诗,但诗又无法穷尽她的意味;摄影家说:泸沽湖的风光内涵用镜头是难以展现的……人们的感受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泸沽湖只能领悟不能言传,任人们去自由地想象吧。

      泸沽湖位于滇川两省相衔的小闵山山区腹地,属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共辖,面积48.45平方公里,湖水容量21亿立方米,属金沙江水系。泸沽湖四周被群山环抱,森林垂直带分布明显。湖的北岸有高耸的狮子山,状如高昂着头正在吼叫的狮子,两只前爪环卫湖边,构成深渊的小港湾,加之断崖绝壁、灰石裸露,染以红、棕、灰褐等色彩,倒映在清澈幽蓝的湖水中,是摄影创作难得的佳景。

      泸沽湖是一颗漂浮在碧波上的明珠,又好似一面镶嵌在林海中的明镜。泸沽湖这个高原母亲湖的魅力是迷人的,然而摩梭人土生土长的文化,更令现代人困惑并激起一系列丰富的想象。

      静,是泸沽湖的主旋律;净,又是摩梭风情的主旋律。每天清晨或黄昏,彩霞满天,但见美丽的摩梭女驾驶着富有特色的猪槽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唱着歌儿,自由地穿梭,如诗如画。那情景,那韵味将会永远留在你的脑海中,让人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 酒酣歌飞醉苗乡

    小问题:苗乡热情的主人们都有哪些待客之道?

    酒酣歌飞醉苗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边缘,这里群山迤俪,万水碧绿。凯里就坐落在苗岭山麓的清水江畔,这里生息繁衍着苗、汉、侗、布依、土家等数十个民族。南花村距凯里不到40公里,半坡建寨,依山傍水,苗家吊脚楼掩映在马尾松、杉树和凤尾竹间,层层叠叠的梯田延至山脚下那碧波荡漾的巴拉河边。初夏时节,披着山间轻柔的绿雾我们走向秀丽古朴的苗寨。

          不听芦笙,不识苗音;不喝米酒,不知苗家情。到苗乡,进寨要喝拦门酒,小伙子们奏起悦耳的芦笙,响彻宁静的山间,女人们端着自家酿制的米酒唱起纯朴的酒歌:远方的贵客哟/你不辞辛劳过千山万水/像凤凰飞进苗乡/请喝一杯苗家的米酒哟/祝福你吉祥如意……

          黔东南,水澄碧,酿制了苗家香淳的米酒,这酒好似苗家少女的歌声一样,当身着盛装的苗族妇女把盛满米酒的牛角捧到宾客的嘴边,只听银声绕耳,但见银花灿灿,不喝也似乎醉了。一尺长的牛角杯流溢着苗家浓浓的情谊。进寨后,女人们身穿锈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着靛青色的长袍马褂,倾寨而出,把客人引到寨中心的芦笙场。

    "姐妹节"上,青年男女跳起芦笙舞

    "姐妹节"上,青年男女跳起芦笙舞

          铜鼓高悬打起来,欢快的芦笙奏起来,青年男女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纷纷登场,客人们也被邀请入内,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同心圆,随着芦笙和铜鼓节奏款款起舞,迎宾的活动达到高潮。歌舞之后客人可信步走入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纺车,那飘着松脂香的袅袅炊烟,无不讲述着在清山绿水怀抱中苗疆儿女安详宁静的生活。

    春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门前织布

     

    • 猫 拓展阅读——奶奶家的老母鸡
    奶奶家的老母鸡

    小问题:老母鸡有哪些趣事?

        鸡,是家禽之一,是农民的好帮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更是我的好朋友。

        奶奶家有一只老母鸡,它的嘴已枯黄,声音中还带些沙哑,羽毛也不丰满,就连脚也已粗糙,但还是每天献上一个“小宝贝儿”。

        这只母鸡可是奶奶家的鸡的领袖,那次两只小鸡打架,还是它劝的“架”的呢!每到吃食的时候,它便“咕咕咕”地喊其它鸡来。白天它带母鸡们出窝散步,傍晚又带领母鸡们“回家”。如果说鸡群是一个班,那它就是“班长”。

        一天,鸡群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时,我刚买的一只小鸡“叽叽”地跑来跑去,母鸡们都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就跑去看小鸡,结果小鸡被压在地上,发出尖叫,老母鸡立即“咯——咯——”地高声叫了几声,母鸡们就都回到树下了,我趁机把小鸡带走。

        母鸡下蛋更有趣,那天我见它趴窝了,就悄悄过去想看个究竟,只见老母鸡正在鸡窝里“闭目养神”。它一动不动,只用黑溜溜的眼光看着四周,一点儿也不受外界干扰,奶奶来喂食,它不动,爷爷来喂水,它还是不动。如果这时你去抓它,它会用嘴轻轻地啄你的手,过了一个多小时,它在窝里唱起歌来了,好像在说:“我立功了!快来捡吧!”更有趣的是,它下完蛋,总在窝里“懒”一会儿,等它懒够了,才慢腾腾地站起来,摇摇身子。做做操,然后大口地吃起食来。

        老母鸡的趣事还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来看看它吧!它会“热情”地欢迎你的!

    • 猫 拓展阅读——企鹅
    企鹅

    小问题:小企鹅是什么样子的?

        1986年1月8日,我们从首都北京出发,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1月14才到达目的地——南极大陆。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仅仅在我国南极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露出一些地面。我看到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啊,原来是企鹅。早就听考察队的高伯伯说过,长城站对面有个企鹅岛,上面的企鹅成千上成,可壮观了。我真想早一点儿到企鹅岛去看看!

        高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天下年就带我们登上了企鹅岛。我以前从电视里看到,企鹅差不多有小孩子那么高。可是现在一看,晕个岛上的成年企鹅只有一尺来高,未成年的就更小了,只有小猫那么大。岛上一共有三种企鹅,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里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

        企鹅不同于别的鸟,它们身上的毛很特别,小企鹅浑身是绒毛,成年企鹅的毛是鱼鳞状的。它们的躯体呈现流线型,背部黑色,腹部是白色,对比鲜明;翅膀退化成鳍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十分有趣。我抱起一点全身灰色的小企鹅,跟它合影留念。高伯伯告诉我们,这只毛茸茸的小企鹅是刚孵化出来的,还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母企鹅嘴里的食物。果然,我看到有的小企鹅追着母企鹅,用嘴挠它的脖子。挠了几次以后,母企鹅只得张开嘴,让小企鹅把嘴伸到它嘴里,吃它从胃里哎出来的食物。

        高伯伯还告诉我们,过几个月,小企鹅就要换毛了,换毛以后才能看书下海捕食。再过几个月,小企鹅第二次换毛,再长出来的毛就成了鱼鳞状。这时候,它就是成年企鹅了。我仔细观察,果然看到有小企鹅肚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看来,那些全身光滑油亮的就是成年的企鹅了。
    • 猫 拓展阅读——百灵之家
    百灵之家

     

    小问题:两只成年的百灵鸟是怎样配合的?

        在郊外的原野上,辽阔的天空中时常有一种小鸟在上下翻飞,同时发出婉转悦耳的鸣叫声。那就是百灵。

        几年前一个五月间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烤着。我们在一个山坡上操作仪器,为附近一个矿山寻找铁矿。偶然间,我看到一只大百灵倏地从天空落下来便不见了。我有些纳闷儿:它哪儿去了?

        噢,我看到了,原来它的窝筑在田边一丛阔叶草下。

        我和两个伙伴悄悄靠近,看到那只鸟卧在浅浅的窝里,冷眼打量着来人的动静。它的毛色和周围的地表一模一样,土灰色、带花斑纹。如果不是事无发现它落在这里,就是一脚踩上去也不会发觉这里竟有个鸟窝的。

        我们蹑手蹑脚一直靠近到一米左右,那鸟才扑棱一声飞上天空,在我们头顶不远的地方盘旋,只是再也不叫。仔细看那窝,原来是拳头大小的一个坑坑,里面铺了薄薄一层干草。窝内有两只羽毛渐丰的小百灵,它们嘴很大,有淡黄色的边,看上去很柔软。眼睛渐渐能睁开,但分明还看不见外面的东西。因为看不到人,小家伙们一点也未表现出惊慌。

        两只雏鸟引颈向上,两瓣小嘴大张着。很显然,刚才那大鸟是飞下来喂食的。它们已经听到妈妈发出的信号,知道要进食了。所以,一直向上大张着嘴。虽然这么长时间没能得到食物,可它们依然那样执著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那只鸟又唤来另一只,一齐落在离窝不远处,分别站在相距五六米远的两块大石头上,向窝这边张望。见到没什么动静,其中一只便先蹦下那石头,然后曲折地向窝边跃进。跳几步,向四周看看,再跳几步,再向四周看看……最后,离窝不到一米远了,待到看清楚的确没有危险了,它才一头扎进了窝。另一只鸟也跟着飞了进去。

    • 猫 拓展阅读——窗前看鸟
    窗前看鸟

    小问题:这篇文章描写的鸟夫妻与上篇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有一天,一对肚子呈金黄色的漂亮鸟儿,飞来停在我窗外的栏杆上,软语商量了好半天,看中了那株香柏树,就在上面筑起巢来。我真是大喜过望。香柏树离窗子不到五尺,它的枝桠是一层一层有规则地向上生长的。这对鸟夫妻,聪明地选择了最最隐蔽、不高不低的第二层。左边是栏杆,可供它们飞来时歇脚,右边另有一株较高大的树,茂密的浓阴复盖,道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不会打扰到它们。真正可以说是良禽择木而栖。

        我只要有空,就坐在窗前看它们工作。母鸟时常停在栏杆上休息,大部分是公鸟任重道远地,不知从哪儿衔来像藤蔓似的长草,在两个枝丫之间,先搭起栋梁,然后再衔来深褐色的细枝,纵横编织,很快地就把一个窝筑好了。因为树离得近,我可以平视丫杈,直窥堂奥。看那窝的细密精致,真是巧夺天工。我第一次亲眼看鸟儿衔枝筑巢,以至吉屋落成,内心那一份喜悦,无可名状。同时也体会到童年时代,双亲晓谕我们,不可破坏鸟巢的深意。

        一对鸟夫妻,飞来时总在栏杆上停留下来,观察四周,侧耳倾听一番,然后飞到窝里休息片刻,又从另一面的树阴下飞出去。进出的方向有定,一丝不乱。它们对于自己辛苦经营的房屋,似颇踌躇满志。对我这个守着窗儿,与它们相看两不厌的人,也颇表欢迎。我偶然开门走出去,靠近栏杆,它们也并不飞走,但对我撒在栏杆上款待它们的南瓜子仁,却毫无兴趣,可见它们并不是因为食物才亲近我,而是因为对我由衷的信任。

        有一天,看见母鸟从窝里出来,停在栏杆上东张西望,我一看巢里已经有三枚小小的蛋,碧绿如翡翠,原来公鸟急急筑窝,是为了妻子即将生产。它一会儿飞回来,衔了一条虫喂给爱妻,给她产后进补,其体贴负责,令人感动。

        从此以后,母鸟大部分时间都在窝里孵蛋。公鸟偶然飞回来,站在窝边,母鸟立刻就飞走,大概是出去舒畅一下筋骨吧!它们的分工密切配合。

        如是者约莫半个月(可惜我没有纪录时间),三只小鸟孵出来了。

        我看见三个大头,摇摇晃晃的,伸着细长的脖子,闭着眼睛,黄黄的嘴巴张得像三个漏斗一般,等待父母亲喂它们,真正是嗷嗷待哺的黄口小儿。它们吃饱了就挤在一堆睡觉,一听父母亲羽翼在空中振动的声音,自远而近,三张嘴巴就马上张得大大的,等待美味落入口中。轻风吹来,它们头上纤细的绒毛,微微飘动,煞是可爱。令人惊叹的是父母亲喂三个儿女,都非常平均。食物的分量,也是逐渐增加的。起初是细细小小的一条条小虫,渐渐地衔来较大的不知是什么山珍海味,反正小雏吃得愈来愈壮健了。

        如遇天气一有变化,母鸟就立刻飞回蹲在窝中,张开翅膀覆盖小鸟。有一次,大雨倾盆,香柏树东摇西摆,我好担心窝会被吹落,禁不住连声念佛,保佑它们平安无事。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母鸟飞到栏杆上,拍拍翅膀,抖落了全身雨水,一边侧着头向我看,仿佛告诉我:“你放心好了。任何狂风暴雨,我都能适应,因为我们是从风雨阴晴、瞬息万变的气候中长大的。”此时,窝中小雏,又在伸长脖子,向母亲讨吃的了。

    • 猫 拓展阅读——白公鹅
    白公鹅

    问题:白公鹅是怎样保护小鹅的?

        这年春天,风刚把路面吹干,我推上自行车,把钓具绑在车上,去赶钓鱼的季节。途中,我拐到村里,请斯焦普卡给我找些什么来做鱼饵。

        那只白公鹅当时已经在那儿了,我暂时放下旧仇,端详起它来。它伫立在草场边沿的河岸上,全身沐浴着阳光,洁白的羽毛泛着光,看上去像是用一大块精制的冰糖塑成的。

        白鹅看见我,贴着草皮弓起脖子,威胁地咕哝着迎面逼来。我好不容易才用自行车把它隔开。它看样子是想把我赶走。

        “喔──嘘,你这个家伙!”斯焦普卡拎着盛了鱼饵的罐头筒跑来了。

        “它现在带着小鹅了,”斯焦普卡把它拉到一边后,解释说,“所以它才冒火。一百步之内谁也不让靠近。”

        “小鹅们的母亲呢?”我问斯焦普卡。

        “鹅妈妈让汽车轧死了。”

        在我下饵的当口,白鹅已经和四邻打了好几架。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一头牛犊,白鹅又朝它扑去。牛犊尥一下蹶子,立刻逃走了。白鹅跟在后面紧追不舍,两脚不时踩着那截从牛脖子上垂下来的绳头。

        简而言之,草场上的打闹声,叫人忐忑不安的鸣叫声,白鹅发威时的拍翅声,一刻也没有停息。小鹅们都吓坏了,挤成了一堆。

        “你把孩子都忘到脑后去了!”我对白鹅说,“单凭这一点,就该送你进民警局!”

        “嘎──嘎──嘎!”白鹅毫不在乎地冲我鸣叫着。

        就在我和白鹅对话的当儿,乌云已经从树林后面低低压来。浓云翻滚,竖起一堵浅灰色的厚墙,没有一点儿缝隙,不透一点儿光亮,缓慢执拗地大口吞噬着浩渺的天穹。天像黑夜一样暗了下来。狂风骤起,鹅毛被卷上天空。鹅群抬起脑袋,不再啄食青草。

        我好不容易才穿好雨衣。暴雨来了。那些鹅都张开翅膀在草地上趴下来,翅膀下面躲着小鹅。整个河岸只看见一个个惊惶不安的鹅脑袋。

        陡然间,一小块冰掉到我脚上。我从雨衣里向外觑了一眼,下冰雹了。冰雹下得很猛,村子和树林都瞧不见了。

        白公鹅昂着头趴着。只要冰雹砸在头上,它就要抽搐一下,闭上眼睛。大冰块砸在身上时,它就弯下脖颈,摇摇头,然后又伸长脖子,眼睛望着乌云。小鹅们就瑟缩在它那张得很宽的翅膀下面。

        冰雹越下越大。别的鹅都坚持不住了。它们不能在原地呆下去,拔腿便跑。冰雹砸着它们的背。小鹅们先是吱吱地叫着,后来再也听不见它们叫了,咽了气的小鹅纷纷在草地上倒下来。那些大鹅一只只都头冲地地跑开去,有的跑入水中,有的躲进灌木丛里。我用雨衣蒙住头。大颗大颗的冰雹直朝我脚下砸来。雨衣根本没有用,冰雹砸在背上生疼。

        乌云来得快,去得也快。河对岸的村子已经能看清了,太阳出来了。

        我脱下雨衣。

        阳光下,覆盖着冰雪的白茫茫草地逐渐发乌变黑,冰雪融化了。湿漉漉的草地上躺着小鹅,那些没来得及跑下河的都被砸死了。

        草地又变得一片碧绿。只有中间躺着一团白色的东西。我走向前,是那只白公鹅。

        它张开强有力的翅膀,脖子伸得老长,鼻子上满是血,静静地卧在草地上。它已经死了。而那十二只小鹅,正互相挤着,踩着,一只只安然无恙地从它身子底下往外钻。它们叫得挺欢,还不时从地上叨起小冰块。有一只背上带条黑道的小鹅想爬到白公鹅的翅膀上去,但每次都滑落到草地上。

        小家伙恼了,从草地上爬起来,又往白公鹅的翅膀上爬。最后它爬到了自己父亲的背上,站住了。它还从来没爬这么高过。

        它面前是一个绿草晶莹、阳光灿烂的神奇世界。

    • 标签:
    • 老子
    • 意思
    • 学生
    • 感受
    • 洛阳
    • 谦虚
    • 孔子
    • 迎候
    • 小学
    • 孔子拜师
    • 等候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