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坊小学-龚捷-五上-U3 I can swim very fast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景阳冈课文难词解释
    景阳冈课文难词解释
     

    哨棒:哨棒是驱狼用的。

    过去山东道上狼群极多,过往客商习惯带一根哨棒。哨棒的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来好像龙吟虎啸一般。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惊慌逃窜,而附近的百姓听到哨声也会出来帮助追赶。另外,哨棒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来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种用途的。

     

    酒家:在文中指卖酒的人。

     

    客官:中国古代对顾客的尊称。

     

    榜文:榜文在古代是皇帝的谕旨或者经过皇帝批准的官府的告示、法令以及案例。

     

    印信:印信是一种纂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它又称为“玺(xǐ)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 浅谈阅读名著的方法

    浅谈阅读名著的方法

      如果你翻开这一本本名著:《名人传》《童年》《鲁滨逊漂流记》《繁星春水》《唐吉诃德》《安妮日记》《安娜·卡列尼娜》《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会觉得这些书都是那么熟悉但又那么新鲜。在这些书里,一页页写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读书心得工整地贴在书页上,墨香与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道独具个性的风景,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我们的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单纯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是学生稚嫩的思想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它是绚烂而短暂的,而一旦及时捕捉到,记下来,贴上去,它便成为永恒,并使名著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书,成为自己参与创造从而真正拥有的精神财富。

      因此,我开始坚持在班上推行写这种名著阅读的“粘贴式读书心得”。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里说,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名著的阅读坚持近一年了,事实表明,学生不仅越加乐于读书,而且更趋善于读书,放手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想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一、让学生追逐“400万”的理想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究竟为什么要阅读?弄清了阅读的意义才能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告诉我们,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既然如此,死抱课文以对付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是狭隘的,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阅读必须向课外拓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 余蕾老师也曾撰文《400万,你拥有吗?》呼吁语文教学重视课外阅读,并且指出“拥有400万,你的知识储备才能勉强达到‘小康’,要想成为知识的‘富翁’,你还得不断扩大阅读量”。因此,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此,我大胆给学生松绑,不是布置可做可不做的作业捆绑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放手让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由徜徉。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刺激学生大量接收信息,促使他们与文本及作者形成对话,逐步增强阅读兴趣,并特别提倡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名著,达到并超过400万的目标。

      二、让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当然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有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书目的选择上。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亲切、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几乎每教一篇课文我都会根据其内容、主题或作者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在每一次单元作文时,都会再次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以供参考。例如“名人”单元推荐《名人传》、《渴望生活——梵高传》、《童年》等,“动物”单元推荐《聊斋志异》、《昆虫记》、《自然史》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在历时一个月的单本阅读中,我只提了一个希望:每周就你所看的内容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作一篇读书心得贴在书的相应位置,交给我看一看。那是因为我相信在进入名著之后学生会有自己的惊喜与发现,他会睁大双眼在其中捕捉、感受,他会转动大脑边读边领悟、评价。他可能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叹服,也可能因被其中某一个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驻足。他也许思考得很深,也许只是一点点真切的感觉而已,但是必定每一个读进去的人都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记录下这些最真最深的点滴感受,并贴在自己的书上,想想若干年后仍然可以由此回望自己的读书生涯,应是件轻松愉快且富有意义的事情。

      事实如此,学生乐此不疲,就连作文最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名著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学生眼里本有不同意义,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写作,又自然地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在这些“粘贴式读书心得”里,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名著的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他们与作者对话。读《呼啸山庄》,“你究竟要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什么?你究竟要表现什么?是爱情还是背叛?”读《红字》,“谁才是真正的罪犯?我想,似乎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其实每个人又都是受害者。”读《巴黎圣母院》,“我以为,人的美外表占30%,内心占70%。”读《千年一叹》,“我最大的愿望,是遍历中东沿线,与你——秋雨先生,形成更强烈的共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靠的是永不放弃!精神不倒,信念永存”……

      他们与人物对话。读《童年》,有《我与阿辽沙比童年》;读《骆驼祥子》,有《我要对祥子说》,“我似乎看到你眼中有一道复杂的光在跳动,把你心中正翻腾着的委屈、惊疑、困惑、感激全都照亮,两行泪水沿着你的脸颊无声的流淌……”读《哈姆雷特》,有《给哈姆雷特的一封信——冤冤相报何时了》,“你将继承王位,与奥菲利娅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切尽在你复仇与不复仇之间。”三读《复活》诞生三封信——《致玛丝洛娃》、《致法官》、《致聂赫留朵夫》;读《安娜·卡列尼娜》,出现“痛苦可以弥补,生命却不能重来”的吊挽……

      他们自然地将名著的阅读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读《麦琪的礼物》,与八年级第二单元的主题结合,感叹这“平凡人之间不平凡的爱”;读《鲁滨逊漂流记》赞美鲁滨逊,分别仿照七年级第四单元《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的句式来写:“假如我是太阳,我要用我耀眼的光芒来焕发人们对鲁滨逊的尊敬;假如我是河流,我要用我流水的声响来渲染人们对鲁滨逊的赞扬;假如我是欢乐,我就把鲁滨逊层层包绕,不让他再度悲伤;假如我是悲伤,我一定远远躲开鲁滨逊,因为我深知我无法占领他的心房……”

      三、让学生参与多种读书交流活动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阅读。

      除了教师的肯定外,还应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为此,我不怕耽误课时,影响教学进度,采用了多种交流形式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如撰写读书报告、书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其中最精彩的是互动式读书交流会。将一些读书很有心得和成果的同学推向前台,在单位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也袒露自己读书的困惑,还必须接受同学们围绕该书的质疑,完成答辩。在这种交流活动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四、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摘抄法是一种资料性阅读的方法,是一种根据个人喜好与研究,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下来分类保存,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摘抄法是重要的读书笔记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有:

      1.语录式摘抄;

      2.内容提要式摘抄;

      3.内容赏析式摘抄;

      4.专项研究式摘抄;

      5.组合式摘抄。

      制作读书卡,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作品的类别,采用不同的摘抄法尝试做摘抄读书卡,把自己的阅读收获积累下来,这不仅能为写作提供素材,还能留下你的阅读轨迹和心路历程。

      近一年的实践,收效是巨大的。从量上看,学生读了大量名著,多的读到十五本左右,少的也读了四五本;从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得到很大提高,知识储量大大增加;从思维能力来说,学生思维活跃,理解力增强;从写作来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使得学生整体水平提高,一批写作特长生脱颖而出,常有佳作诞生;从对学习的情感上说,学生热爱读书,热爱语文,积极参与语文活动之中;从考试来说,班级成绩总能位于年级前列……回头再来看看这一本本贴着读者心得的名著,我们不由得要说:我们要将名著的阅读进行到底!

    • 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

    【小问题】 林冲如何被逼上梁山的?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董超、薛霸交换了公文,只好回去交差。

      沧州牢城营里污吏横行,索要钱财成风。每个罪犯进入牢城营,都要上下使钱,打点大小官吏,不然必被折磨而死。林冲也不例外。因付给差拨、管营的银子多,林冲落下平安无事,轻闲自在。

      东京城的高太尉,得到董超、薛霸回报,路上未能得手,真气得咬牙切齿,恼怒之下,把董薛二人定罪发配到了北京大名府,然后他又派陆谦携带着金银赶到沧州,指使牢城营官吏加害林冲。

      朔风凛冽(lǐn liè),天寒地冻,沧州地面已是大雪纷飞的时节。一日林冲正在丰城营闲坐,管营呼唤林冲,要他到沧州城东十里外去看守大军草料场,并言及有很多实惠之处。林冲听后高兴异常,第二天便要了杆花枪,挑着行李到大军草料场去驻守。大军草料场堆放着数堆军马草料,中间一座茅屋破烂不堪。天空中大雪纷纷扬扬。茅屋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压得茅屋吱吱直响。林冲耐不住寒冷,起身走出茅屋,寻思何不去寻些酒肉来吃,便向五里外的一家酒店走去。林冲来到酒店,待身上暧和些,心里挂念草料场无人看守,便要了一葫芦酒、二斤牛肉向回返。途中遇到一座山神庙,林冲见风雪太大,便想先转入庙中避避风雪,吃喝完毕再走。

      林冲走入庙中,四下无人,便用石头挡住庙门,拣一张破供桌坐下,取下酒葫芦和肉吃了起来。正吃喝间,猛听见外面必剥乱响,往外一看,草料场方向火光冲天。林冲丢下酒肉,拾起花枪就要去救火,却听到有人踏着积雪走近小庙。只听一人道:

      “这条计策甚好,多亏管营、差拨帮忙,这次定叫林冲死无葬身之地。”

      林冲听得出这是陆谦的声音。又一人道:

      “这场大火纵然烧不死林冲,大军草料场失火,林冲也难逃死罪。”

      “管营大人高见,小的佩服!”差拨道。

      林冲听到此,怒不可遏,挺花枪冲出庙门。陆谦定眼一看见是林冲,转身就逃。林冲疾步赶上照准陆谦后心就是一枪,然后花枪一挑,把陆谦直抛上庙顶。林冲杀了陆谦,转身寻到管营、差拨大骂道:

      “你二人贪赃枉法,助纣为虐,纳命来。”

      说完林冲一枪一个杀死了两人。林冲一时冲动,杀了陆谦三人后,心中又有些后悔。无奈已杀了人,只有逃走。

      林冲终于踏上了投奔梁山的道路。

    (本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 概括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概括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概括文章大意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先行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梳理文章结构

      阅读任何文体的的作品,都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篇章结构。只有弄清了篇章结构,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洞悉作者的行文思路,掌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而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阅读经验,掌握篇章结构的梳理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

      梳理篇章结构,首先要学会分析句群。所谓句群就是句子群落,它由几个句子组合而成,共同表述一个中心意思。一个句群便是一个完整的意义体。句群是构成段落的意义单位。某个段落可能只有一个句群,也可能有多个句群。能够将段落中的句群分析清楚了,也就能够理清段落的层次了。

      梳理篇章结构,还要学会分析结构关键词。句群构成段落,段落构成篇章。句群之间,段落之间常有结构关键词起联结作用,只要扣准了这种结构关键词加以准确的分析,段落的内部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承关系就易于掌握了,篇章结构就易于理清了。

      分析关键性指示代词是梳理篇章结构的一种快捷方法。回忆性叙事散文,常以指示代词明确显示篇章的结构层次。只要能准确找出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篇章的结构层次自然就明晰了。

      从分析事实入手,不失为梳理议论文篇章结构的快捷方法。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即论点靠论据来证明,论据用来证明论点。而论据又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相比较,事实论据容易找出。因此,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易于迅速理清文章结构。只要找出了议论文中的事实,便可以分析它到底证明怎样一个论点,又是如何证明论点的。是直接证明论点,还是配合着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呢?是只起证明论点的作用,还是既起证明论点的作用又起引发由此及彼联想议论的引子作用呢?是放在论点之前,还是放在论点之后呢?这些问题弄清了,议论文的结构也就明晰了。

      篇章结构的梳理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

      记笔记

      圈点笔记:阅读自己的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红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等等。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应由你自己来掌握。

      批语笔记:阅读中,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阅读时引起注意,也是一种灵活、简便的读书笔记的好形式。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属于这一类读书笔记。

      摘录笔记: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文摘卡片,文具商店里都有出售的。你也可以自制,纸质得选用硬一些的。卡片一般得有题目、类别、作者、书刊名称、第几期以及内容摘要这样一些内容,一张卡片只摘抄一类内容。等卡片积累到相当数量时,再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以便随时使用。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

      提纲笔记:把文章的提要写出来,力求抓住重点,概括出基本内容,文字须简明扼要,但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写进去。提纲笔记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会很有帮助的。

      心得笔记: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将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合在一起写出。作心得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心得笔记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有感而发。比如,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和你的心得体会等。

    • 孙悟空拜师学艺
    孙悟空拜师学艺
     

    【小问题】 阅读下面段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这天,美猴王忽然悲伤流泪,担忧一朝身亡,欢乐不长。班部中一通背猴奏道:“世上只有神、仙、佛三者,可以长生不老。”猴王听罢转悲为喜说:“我明日即告辞你等,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寻仙问道。”

      次日猴王独登木筏,飘洋过海,历经南赡(shàn)部洲,一路遍访多年,无缘得遇;又越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登岸寻访数载,还是未遇神仙。再经长途跋涉,猴王来到一座高山上,见林麓幽深处有个洞府,崖头碑上一行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猴王因洞门紧闭,只得守在洞外等待。半晌方见洞门开处,走出一位仙童,问道:“我家须菩提祖师说外边来了个修行的,想必是你?”猴王连称:“是我,是我。”

      他随仙童叩见祖师。祖师怜他既无父母,也无姓名,又看他走路像个吃松果的猢狲,就叫他姓“孙”,取名“悟空”。

      拜师既毕,祖师命他随众师兄日日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砍柴烧火,挑水运浆。悟空辛勤操劳,从不怠慢,职此一过七年。

      师父见悟空心诚志坚,终将那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般变化,以及筋头云一去十万八千里诸法,传授于他。

      孙悟空学得一身本领,菩提祖师嘱他归返花果山。悟空拜道:“弟子跟从师父学道多年,恩德未报,不敢回去。”祖师说:“我不图报恩,你只不惹祸便好。”

    (本文选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 景物图片

    题目一:春日美景


    春日美景一

    春日美景二

    春日美景三

    春日美景四

     

    题目二:鹅


    鹅一

    鹅二

    鹅三 

    鹅四 

    鹅五

    题目三:母亲


    母亲一

    母亲二 

    母亲三 

    母亲四 

    母亲五

     

    • 标签:
    • 语言
    • 意图
    • activity
    • teaching
    • can
    • 学习
    • 能力
    • 学生
    • 设计
    • 三元
    • 副词
    • 掌握
    • 小学
    • u3
    • swim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