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石景山区-冯燕-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北京市石景山区-冯燕-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doc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金顶街第二小学 冯燕

    • 一、概述

    概述内容不完全 我的修改为:《坐井观天》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课文、阅读课外资料,从而产生写作欲望,发挥想象,并写出来,与他人分享。

    跨越式主题阅读课,是围绕一个主题,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主题阅读是课程标准的孪生兄弟,是新课程教材建构的思路,围绕课程标准以主题单元的形式重组文本,意在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阅读对话和探讨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为后面的写作奠定基础。

    •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但对寓言的理解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较弱。

    2.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跨越式学习,对二一一的教学模式(20分钟学习课文,10分钟拓展阅读,10分钟进行写作)已经适应,知道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自己应该做什么。

    第一课时

    • 一、教学目标

    1.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沿”、“际”、“信”三个新字;正确书写“沿”、“蛙”;

    2.理解“井沿” “无边无际”等词语。

    3.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二、教学重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新字。 

     重难点未分开 我的修改为: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识记本课生字

    • 三、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识字。 

    • 四、教学资源

    专为本课准备的ppt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min

    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成语,你还记得哪些?(自由说,可以说自己在课外收集的成语。)  

    2.谈话:这些成语常常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 

    3.读题、释题:理解“观”即“看”的意思,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 

    4.质疑:大家读了题目,心里有什么疑惑吗?能提出一些问题吗?(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故事,来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5.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过渡语: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

    设计意图:通过纸筒看黑板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长长的黑板在小小的圆筒之中,成了一个小圆圈,形象地感受到“管中窥豹”成语的内涵,从而引出“坐井观天”这一新课。】

    二、课题质疑,拓展阅读10min

    1.师板书课题,设问: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根据题目回答。

    预设①:小青蛙坐在井下看天空;②坐在井上看天。

    追问:哪个字是“看”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处质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有些课题可以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事件,从而学会由课题入手,抓住文章主要事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3.ppt:“观”,学生根据字理识记“观”。

    4.题目质疑:谁坐井观天?处理生字“蛙”——拓展换偏旁变新字

    设问: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

    预设: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洼”

    5.拓展阅读:井底之蛙

    设计意图:此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井底之蛙”这一成语的内在含义,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

    过渡语:海龟告诉小青蛙“大海是无边无际”,这时又飞来了小鸟,它告诉小青蛙井外的天空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整体结构设计不够完整 我的修改:

    二、课题质疑,帮助识字(5min)

    1.师板书课题,设问: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根据题目回答。

    预设①:小青蛙坐在井下看天空;②坐在井上看天。

    追问:哪个字是“看”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处质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有些课题可以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事件,从而学会由课题入手,抓住文章主要事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3.ppt:“观”,学生根据字理识记“观”。

    4.题目质疑:何记住这个字的?

    预设: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洼”

    设计意图:此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井底之蛙”这一成语的内在含义,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

    过渡语:海龟告诉小青蛙“大海是无边无际”,这时又飞来了小鸟,它告诉小青蛙井外的天空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三、初读课文,识读生字(8min

    1.学生按照阅读要求初读课文。

    ppt: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朗读课文,读通顺;

    拼读拼音,认读叶子上的生字。

    2.检查朗读,认读生字新词。

    缺少指导书写 我的修改为:

    2、检查朗读,认读书写生字

    1)沿——根据读音拓展同音字

    3ppt:理解“井沿”,拓展“床沿、帽沿、锅沿、窗沿、房沿”等。

    设计意图:理解“沿”的内在含义,学会举一反三。】

    2)际——加一加  增加孩子的课堂主导作用 我的修改:自己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记住生字的?

    4ppt:理解“无边无际”,拓展“(大海、草原、沙漠)无边无际”等句子。

    设计意图:理解“无边无际”的内在含义,感受世界之大,不要局限在一个地方,一方天空,为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

    3)信——加一加,拓展单人旁生字

    4)积累多音字:答、还

    (5)指导书写生字:比较结构并书写生字

    5.多种形式认读新词,随机理解词义

    6.区分形近字——喝、渴

    设问:你是如何区分记忆这两个字的?看看他们的部首,你想到了什么?

    7.朗读课文,检查、巩固字词

    四、默读课文,感知大意(5min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随机用简笔画配合板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之上,默读课文,根据问题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五、观察字形,指导“沿”、“蛙”10min

    1.学生观察“沿”字占格,教师重点指导比划“横折折”。

    2.学生书上描红,仿写一个“沿”。

    3.实投讲评,学生修改“沿”,再写一个。

    4. “蛙”字指导如上。

    增加拓展阅读和拓展写作模块 我的修改为:

    五、拓展阅读(10min)

    过渡: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它们吗?老师把它们藏在了儿歌中,那么就请你参考阅读提示,读一读这些小故事。(读跨越式拓展阅读材料)

        P116识字通  

        P117井底之蛙

    六、拓展写作10min)

    ​1、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宝宝,你能怎么记住他们呢?把你的记字方法编成儿歌写一写吧!

    2、学生自主写作。

    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重难点未分开 我的修改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 三、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课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四、教学资源

    ppt  

    •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min)

    1.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3课《坐井观天》,故事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它们在争论什么

    (贴图:青蛙与鸟的图片。板书:天多大)

    设计意图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提出质疑,引发思考10min

    过渡:小鸟和青蛙各自认为天有多大呢?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一)提出争论

    1.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吧!

    1


     

    指名读4

    1. 小鸟呢?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吧!

    2

    指名读5

    指名读5

    1. 指导朗读 45自然段

    它们相信对方说的话吗?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设计理念: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证明观点

    1. 它们怎么证明自己是对的呢?请你从课文里找一找!

    2. 它们是怎么证明的?请你读一读!

    指名读67

    1. 指导朗读:他们对自己的观点可自信了!同桌试着读一读!

    设计理念: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三)分析原因

    1.他们的观点为什么不一样呢?同桌讨论下。

      青蛙住在井里
    (贴图: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小鸟在天上飞
    (贴图: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
    设计意图: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形象又直观。

          2.你们想知道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3.而小鸟呢?飞过许多地方,(出示图片)

    4.总结:青蛙住在井底,眼界狭窄,所以他眼中的天只有井口大。小鸟到过许多地方,所以他眼中的天无边无际。同学们坐井观天,这个词指的就是小青蛙这样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少,眼界小,知道的不多。看事物不全面的人。

    设计理念: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三、分角色朗读8min

    1.过渡:通过它们俩的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你们愿意读一读吗?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一读吧!

    2.同桌读

    3.展示朗读

    四、拓展阅读,加深体会10min

    (一)过渡: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呀!

    (二)那么就请你参考阅读提示,读一读这些小故事。(读跨越式拓展阅读材料)

    P117 1《井底之蛙》 2夜郎自大 3一孔之见(必读)

    P118 5《盲人摸象》(我能读)

    P119 6《饮鸩止渴》 P120 7《南辕北辙》 (挑战读)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资料增加学生识字量和阅读量,拓宽学生眼界,加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拓宽思维,扩充想想,为下面的写作奠定基础。】

    五、写作练笔 10min

    (一)过渡:读了这么多的小故事,我们知道了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那如果小青蛙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1. 指名说。 增加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的修改为:同桌说一说如果你是小青蛙你跳出井口你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2. 请你来写一写吧。

    3. ​(二)习作练笔一起动笔写一写吧!

    (三)展示交流

    哪位小作家愿意把你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写作,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让孩子发挥形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评价

    1.本课运用跨越式211课堂教学模式中,前20分钟进行课文理解,10分钟拓展阅读,10分钟练习写作,抓住核心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新课标中对高效课堂的要求。

    2.本课当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利用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结合插图发挥想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3.通过阅读资料增加学生识字量和阅读量,拓宽学生眼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理解难点为下面的写作奠定基础。

     

    • 微课学习推荐表

                                     微课学习推荐表

         点击微课标题,即可进入学习,推荐指数星星越多,说明您的教学设计中在此模块出现的问题等级越高,越需要学习本部分的课程。

    模块

    推荐微课

    教学设计诊断概要

    推荐指数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必修课程

    ☆☆☆☆☆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必修课程

    ☆☆☆☆☆

    创造性思维培养

    必修课程,进一步了解

    ☆☆☆☆☆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必修课程,进一步了解

    ☆☆☆☆☆

    课文课211模式概述

    必修课程,第一课时教学结构有误

    ☆☆☆

    糖葫芦串原理

    必修课程,进一步了解

    ☆☆☆☆☆

    第一课时教学模式

    必修课程,第一课时整体结构设计不完整

    ☆☆☆☆☆

    第二课时教学模式

    必修课程

     

    撰写规范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撰写规范,赞

     

    撰写规范的概述

    概述部分缺少部分基本信息

    ☆☆☆

    学习者特征分析

    描述清晰、完整,赞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

    ☆☆☆

    两课时教学目标分配

      

    重难点分析

    两课时均没有将重点和难点分开撰写

    ☆☆☆

    教学资源设计

    有待丰富、完善

    ☆☆☆

    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含义可在本节课进行学习

    ☆☆☆☆☆

    课堂导入方式

    课堂导入设计赞

     

    情境创设方式

    第二课时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

    提问设计

    核心、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待优化

    ☆☆☆

    过渡语设置

      

    指导朗读设计

    指导朗读非常赞

     

    自主识字方法

    设计比较赞

     

    写字指导及练习

    设计比较赞

     

    拓展阅读设计

    第一课时缺少此模块,建议加强学习

    ☆☆☆☆

    拓展写作设计

    第一课时缺少此模块,建议加强学习

    ☆☆☆☆☆

    • 标签:
    • 坐井观天
    • 阅读
    • 语文
    • 北京市
    • 拓展
    • 学生
    • 设计
    • 二年级上册
    • 理解
    • 青蛙
    • 石景山区
    • 课文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