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Game2

    • 报告文学的鉴赏方法

    报告文学的鉴赏方法

    ??? 生活在“匆忙而又多变的时代”的读者,翻开报纸和杂志,渴望读到及时反映时代信息、和“最新发生的现象”的作品。新闻报道以它的迅速部分地满足了人们的要 求,但往往失之简括,未能完全满足读者的要求;小说容量大,内容丰富,一般又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与构思,于是,一种兼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新兴的文学样式 应运而生,这就是报告文学。从报告文学诞生的缘由中,我们不难看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迅速及时,真实而 形象地反映时代的变革,记录生活的脚步,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高尔基称它为介于调查报告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新闻性、文学性、 政论性的特点。
    弄清作品背景
    揭示题材涵义
    报告文学鉴赏方法之一
    ??? 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新闻讲究时效,报告文学也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要成为时代发展和生活趋势最热情的参予者和最敏锐的观察者。每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都是迅速反映生活的,我们现在阅读报告文学作品,不可忽视这一特点。《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及时传递了前方战斗的信息,讴歌了中国人 民志愿军的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写于六十年代初,我们从这篇报告 文学中可以看到,从打电话向北京求援到药品安全降落着陆,只有短短七个多小时,可见办事效率之高,北京人的心连着平陆人的心。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央到地 方,从群众到领导,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找药运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了解了作品的背景,就能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
    ??? 报告文学要求写真人真事,所写的必须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或正在发展着的真人实事,秘描写的一切都要经得起检验。因为它写的是真人真事,所以它具有一种特殊 的感人力量。阅读报告文学能使人明确地感知到生活里发生了什么激动人心的人和事,并接受到鼓舞。雷锋、陈景润、张志新、贝汉廷、蒋筑英、罗健夫、张华、张 海迪、朱伯儒、张兴让、女排姑娘、老山英雄......这些英雄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有许多是借助于报告文学传播开来的。
    ??? 除了真实以外,报告文学的题材还必须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生动性。作者选什么题材,与他所表现的主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我们在阅读报告文学时,要透过题材 领会它所蕴含的意义,把握住作品要告诉读者的基本思想。如:夏衍的《包身工》选取包身工一天之内衣食住行和工作的具体行动,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 的惨无人道的血腥的残害和压榨,揭示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尖锐对立。
    寻找贯穿线索
    分析层次结构
    报告文学鉴赏方法之二
    ??? 有时候,生活本身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故事,那就按照事情本身发展的逻辑结构组织材料就可以了。一九三六年巴金、茹志鹃等同志合写的报告文学《手》,写医生抢 救工人王存柏的手的故事,就是按照故事发展的经过写下来的。《为了六十个阶级弟兄》是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救人为线索的;《娘子关前》是以作者随部队的行程 为线索的;《包身工》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有时候,报告文学得到的材料是片面的、零星的、不完整不连贯的,甚至是几个互不相关的故事或 互不相关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线索把材料联结起来呢?靠主题思想。线索的作用,是把能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系成为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在阅 读时,找出线索,有利于全面了解作品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矛盾。
    ??? 报告文学以它的新闻性区别于一般作品,又以它的文学性,使它区别于一般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作家,要根据题材内容的特点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结构。作家安 排层次结构的具体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1)按时间顺序来组织,如《包身工》由早晨、中午一直写到晚上。(2)按空间转换安排层次。访问记形式的报告文 学往往是按照访问地点的转换来写的。(3)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来安排层次,《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这 样。(4)以作者认识到发展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大雁情》就是写了作者采访对象从为熟悉到熟悉的变化。(5)以材料的性质分类安排层次。我们在阅读时,应 注意分析层次结构,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是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一个反映,它体现着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分析层 次结构,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我们写作也可借鉴。
    体味精辟议论
    报告文学鉴赏方法之三
    ??? 报告文学的本质是“报道”,无产阶级的党性决定了报告文学直接服务于当前的斗争。在报告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热情地鞭挞旧事物。作者和这种鲜明的战斗 风格,使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我们在阅读时要认真体味,仔细咀嚼。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最后:“仅仅上这六十一个被夺回生命的六十一个阶 级兄弟沐浴着党的光辉吗?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沐浴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段 议论可以说是点题之笔。
    ??? 报告文学的议论,一般深刻、精炼、富有激情。报告文学中议论一般出现在叙事写人的高潮地方,作者写到那里,感情再也不能抑制,便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议论几 句;读者读到这里,也很激动,看到作者替自己说出了心里话,也会拍案叫绝。这些议论恰到好处。一般作用是:揭示本质,引导读者认识事物的意义;直抒胸臆, 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态度;点明题意,阐发作品主题,穿针引线,串联作品题材等。我们在阅读时,决不可忽视这些议论。

    • 拓展阅读三

    晚游六桥(1)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17),为春为月(2)。一日之盛(4),为朝烟,为夕岚(3)。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5),与杏桃相次开发,尤(6)为奇观。石篑〔7〕数(16)为余言:“傅金吾〔8〕园中梅,张功甫(9)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18)。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10〕,粉汗为雨〔11〕,罗纨(wán)之盛〔12〕,多于堤畔之草,艳冶(yě)〔13〕

    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1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19),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15〕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导读】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79),作者辞去知县,首次漫游西湖,并写下了系列游记,本文就是其中一篇。文章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认为西湖之美在春月、在朝烟、在夕岚,而以月夜为最。文中无“待”,而题称“待月”,以实写虚,暗示作者优雅的趣味,也造成读者期待的兴味.

    【注释】

    一、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二、为春为月:意为是春天月夜。

    三、夕岚:傍晚山里的雾气

    四、一日之盛的盛:多。

    五、勒:制约、控束

    六、尤:特别

    七、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八、傅金吾:姓傅的宫廷宿卫,明代禁军中有金吾卫。

    九、张功甫:南宋将领张峻的孙子,玉照堂是其园林,有名贵梅花四寻址。

    十、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十一、粉汗为雨: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

    十二、罗纨之盛:罗纨,丝织品,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

    十三、艳冶:艳丽妖冶。

    十四、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十五、夕舂(chōng):夕阳。舂,山名,传说中日落之处,这里指夕阳。

    十六 、数:多次。

    十七、盛:美。

    十八、去;离开

    十九、工:美丽

    【翻译】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间烟雾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我)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茵、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柳树。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美,山中雾气被霞光一照那颜色真是好看。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 改革时代三十年,我的阅读(续二--报告文学阶段)

    改革时代三十年,我的阅读(续二--报告文学阶段)

    报告文学阶段

    报告文学相比中篇小说,在表达上更上层楼,是文艺作品为大众服务的最后一个阶段,大批报告文学作家,以“后二十年思想家”的整体阵营,大胆地,深层次地、全方位地、自我感觉良好地干预生活了。随后,作家在火热的生活面前,退后了,

    这个时期,大约从1985年开始,我已经大学毕业,开始进入报告文学干预的社会。现在我仍然能够记住的这个时期的作家,有贾鲁生、苏晓康、陈祖芬、祖慰、戴晴、罗达成、孟晓云、钱刚、刘宾雁等。

    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保守与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全面撞击阶段。伴随着社会综合动力结构的深刻嬗变,我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大胆突破既定条框,毫不迟疑地报道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以其不断丰展的话语空间和日益激越的文本活力一度遥遥领先,展现着时代的巨变。

    报告文学“世纪末的辉煌”,显然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特别是新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敏感反应。它和新启蒙运动提供的思想、思潮、文化、科学进行全方位的跨领域渗透,文学界和思想界、科学界的无障碍沟通与交流、互动,直面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但它又绝不是“坐看潮起潮落”,而是以弄潮儿的姿态兴腕底烟云,为我等青年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大餐和精神享受,和改革开放时代共同高高树起了跨世纪的精神丰碑。

    报告文学的人类意识、自省精神,新一代报告文学作家的敏锐性、开放性和精英意识,使报告文学能够捕捉到来自整个改革开放所面对的所有人类活动层面的种种显性或隐性提示,并迅捷而直率地发出预警和规谏。它有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它的诚挚、全面和富有深度的表现手段,让它在反应时代大变革的这个黄金时期,获得了的报告文学的最佳效果。

    正因为如此,报告文学作家便容易“出轨”,容易在擦边的时候下网,他们在中国的“下场”总体上不如小说作家。报告文学又称写实文学,我们提倡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并不怎么提倡写“阴暗面”,所以,报告文学之后,中国的新文学便进入了另外的轨道,但是,已经读过了,虽然今夜你看不到她的泪水,但今夜她美丽绝伦。

    在文学与政治、作家与时代激烈冲突的改革时代,报告文学始终处于冲突、融合的过程之中,正是它在“新闻性”与“文学性”、“文学性”与“政治性"”、歌颂与暴露以及主旋律与多样化等方面的激烈冲突,报告文学才得以发展、进步、才走向融合、新生,同时注定了它的生存,本身并不仅仅是文学性的。

    在我的报告文学阅读目录上,以下的是我不能忘记的: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宾雁的《人妖之间》、《他们不肯遗忘》、苏娅和贾鲁生《坎坷十四年》、《谁来承包中国》、贾鲁生的《丐帮漂流记》、《黑话》、《性别悲剧》、《花环与锁链》、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孟晓云的《你在哪里失去了他》、陈冠柏的《黑色的七月》、韩静霆的《高考考生的父亲母亲们》、、苏晓康的《神圣忧思录》、《阴阳大裂变》、罗达成的《少男少女的隐秘世界》、眉毛的《女中学生》、祖慰的《新体验,咖啡馆经理》和《严家其的海马区》、钱钢的《唐山大地震》、麦天枢的《土地与土皇帝》、赵瑜的《中国的要害》、《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戴晴的《三峡忧思录》和《上穷碧落下黄泉》、陈祖芬的《理论狂人》、《一个问题的几个答案》、徐小斌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张桦的《京华建筑深思录》等等。

    至于对作品有印象而对作者无印象的如《中学生的情感世界》、《世界大串连》、《京华见闻录》、《中国知青梦》、《百万大裁军》等,及对作者有印象对作品无记忆的阅读,也有相当的数量。

    《哥德巴赫猜想》是为知识分子摇旗呐喊的开山之作,陈景润的名字,随着这本书的墨香,激励出成千上万青年的科学理想。可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太惨了,所以整个八十年代,所有的文学体裁的作品,都在呼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样的歌颂,直到《中国院士》;

    《阴阳大裂变》首开婚姻、家庭及道德批判的急先锋,是当年报告文学作品的“四大之一”。苏晓康1986年的在报告文学领域的冲击,使1986年被喻为“苏晓康年”。但是,正如他在他的这部书写到的那样:“历史常常会在时空流逝的无足轻重的某一点上形成胶着状态。历史撇开它前进了,而这个点,却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苏晓康在报告文学领域的狂飙突进,最后终于止于《河殇》。其实,从他的《“乌托邦”祭》到《河殇》,都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对历史的有失客观的认识,也就是后来被批评的“历史虚无主义”。虽然“历史是一个少女”,但并不能由后人将她打扮成“非她”,非要强暴历史的结果,就会被人指摘为缺乏“起码常识”,尽管中国的历史“开始就糊涂,结果还是糊涂”。

    《中国的“小皇帝”》率先揭示“421综合症”——独生子女问题,转眼间,这个“1”已经有了响亮的名字――80后。在421阵型中,有人在“4”上做银发公寓,有人在做黄金搭档;而“1”,80后说:“是我们的存在,让老一代的人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现代的人的生活”;那么,421中,我们是4?还是2?但我们有改革时代30年,这是我们开创的时代。

    《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对特区建设的探索,其实是改革的一次自我申诉,随后就是“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深圳,那是改革时代的一个结点,三十年后的今天的深圳,中国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0000美元的现代化城市。

    陈冠柏的《黑色的七月——关于中国高考问题的思索》,是“问题忧思录”丛林的大树之一,他的另一部《大饼、油条的挽歌》其实更好看。二十年后,中国社会才广泛重视的民生问题,早就暴露在老百姓早餐和中国传统饮食的危机中了。“民以食为天”,要进入社会的中国青年“以高考为天”,我们经常说“问题能够提出就已经解决一了半”,但二十年前的提出的问题,我们现在解决了多少?

    《谁来承包中国》和贾鲁生在此前后高潮迭起的作品,让我明白了许多“肛门拉出的真理”(他的《黑话》)。“黑话是黑暗射向光明的子弹”(《黑话》,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样充满哲理,表现出贾鲁生的锋利和独特。继报告文学后,他在长篇小说《无规则游戏》中,发明出了“有关单位俱乐部”这个比组织更厉害的“单位”,游戏规则。只是如今不再漂流的丐帮,已经建立了集团公司并实施着现代企业治理,所以,读贾鲁生比读苏晓康要快乐的多。

    贾鲁生在他的《黑话》中写到:“黑话是语言艺术园地的罂粟,是撒旦发自地狱的呓语”,“历史把黑话变成了一面辉煌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上空”,“这个时代使用语言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黑话明说,明话黑说”。现在再检索一下我们的语言,领导都成了“老大”,妻子都成了“领导”,经济衰退只不过是“疲软”,娱乐都成了“搞笑”,和二十年前相比,黑话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

    贾鲁生和写小说的王朔,写武侠的古龙,在我的阅读时代,是“流星、蝴蝶、剑”,是“天涯、明月、刀”。

    想起报告文学的阅读,就不能不说到两位美国作家对中国报告文学乃至文学之外的影响。第一位,是写《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另一位,是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关于长征,我还想起了黎汝清的《湘江之战》。

     

    文学评论盘点

    本来我等业余文学的阅读,是和文学评论没有什么关系的,然而,1980年代是一个激情四溢的年代,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争鸣“时代。当有人争鸣你的作品时,说明你的作品有争鸣的价值。

    文学评论在我的阅读时代,是主动找上门来的。而对文学评论的阅读和关注,应该说有“三刘”是值得回味的可忆史。

    首先不能忘记的是刘再复,是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可以说,我对文学作品中性格的理论认识,我对作家和评论家的“鱼水关系”,都是从这本书里阅读来的,尤其是他说的没有陀斯妥耶夫斯基就没有托尔斯泰的观点,很是让我吃惊,所以,我一直觉得批评对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中国文学进步的缓慢和中国文学批评的孱弱有直接的关系,而没有不同意见的统一意志,也是靠不住的。

    另一个不能忘记的,就是有关寻根和断根文学的那一场争论,那次让我记住的是刘晓波。这次文学评论的阅读,和那个时期的作品一样,题目就直接说出了问题:《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的危机感》。刊登这篇评论的《深圳青年报》把文章的作者冠以“黑马”的标识,并同时指出这是一种批判性的声音,表现了作者独立的思考和探究真理的勇气,尤其是它说到作者“头脑清醒”,这就让刘晓波对新时期文学的批评,特别是他说的“一批优秀作家开始倒退,越来越让人失望”的现象,让刘一下子被推到了“广大优秀作家”的对立面。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吴重庆的《评“寻根意识”》(当代文坛报1987.3)和蔡翔的《世俗的喧哗》(当代作家评论1987.6),《对文化批判的批判》(当代文坛报1988.11),《比喻式批评的凤凰涅槃》(读书1988.6),都让我从中尝到了我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品尝到的滋味。

    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说三道四、议论纷纷的民族,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也是非常热衷的。不信?那就看看所谓的“红学”吧:几百年前的一个作家写了一部自传体作品,几百年后有上万人靠评论它吃饭。然而,正如红学研究的结果是“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除了让明白人变得糊涂一样,中国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并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文学评论中,最后也是最从内心深处打动我的,是刘小枫发表在1998年第6 期《读书》上,他的那篇《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个让我感动的评论的全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我没有看过《金蔷薇》这本书,至今没有,但从刘小枫的笔下,我知道了《金蔷薇》“它不是小说,而是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刘小枫在这部评论中写到:“只有品尝过怕和爱的生活的灵魂,才会懂得由怕和爱的生活本身用双手捧出的这颗灵魂。”

     惟美、理想、爱,这不就是整个八十年代,我们阅读的主线么?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1.25)男,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情节安排巧妙。该片成为“文革”时期最好的影片,伴随一代人成长。   
        他的另一部重要剧本《四渡赤水》创作于1983年,塑造了红军时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亲的军事统帅毛泽东的动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动安置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环境中,真实地表现了他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指挥艺术,通过剧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个性更加深刻鲜明。该片为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王愿坚善于刻画处在历史大环境背景下个人由个人的选择、信仰所走过的道路,以及这种选择在历史中所具有的价值。他的四个剧本(另两部是《映山红》、《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这一主题。 
        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艺》编辑。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甑男伦饔小蹲慵!贰侗曜肌贰恫荨贰陡琛返榷唐?∷担?渲小蹲慵!坊袢嗣裎难г又?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王愿坚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感慨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和《灯光》。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2岁。

    • 语文古诗词曲赏析的方法

    语文古诗词曲赏析的方法

    一、语文古诗词曲赏析的方法

    古诗词曲的赏析就是对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鉴别和赏析。其重点是:能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如,熟悉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其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考查的主要材料是:以唐诗宋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从考查的题型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
    具体解答时,应仔细体味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试题重点)、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试题问题)多向思维(逆向、发散)、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

    赏析古诗词(曲),必须做到:①掌握诗词(曲)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②深入体味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③把握诗词(曲)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④注意把握诗词(曲)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等;⑤品味诗词(曲)的语言,把握其语言风格,揣摩其深层含义,感悟其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特别指出的是,对古诗词的赏析,要注意创新题型的解答。中考创新题型一般有:深层感悟型、自主分析型、延伸综合型、比较赏析型、绘画设计型等。

    二、《春望》赏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赏析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此诗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一体来进行表现,写得字字血,声声泪。读之令人低徊欲绝。在杜甫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众多诗作中,这一首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诗都是诗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人称杜诗为“诗史”,是因为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诗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

     诗作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长安城贼营之时。它的中心,可用颔联的“感时”与“恨别”二语来概括。诗本以含蓄蕴藉为贵。可是此时杜甫投奔肃宗以赴国难之愿未偿,反而身陷贼中,内心悲愤至极,满腔心事透过春日意象喷薄而出。不过,由于感情内涵很丰富而句子又高度凝炼,加上并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纵然开头就说“国破”,后文又出现直指时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言外、耐人回味的诗意美。

     全诗的抒写层次,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二句,看似直陈,实则含有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烟稀少的强烈暗示。颔联二句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这两句均省去一个动词,“花溅泪”与“鸟惊心”,意当为“看花溅泪”与“闻鸟惊心”方为完整。春日花开鸟鸣,如在承平安乐之时,是该使人愉悦的,但眼下由于国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伤感,春鸟更牵动离人之怀。这里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胸中忧国与思家两股感情的回荡与交织。“感时”承上“国破”,“恨别”启下“家书”,更有章法意脉上的照应贯串之妙。关于这四句的丰富内涵,《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迂叟诗话》云: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分析得颇有道理,可供参考。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而焦急难耐两点上。颈联二句,虽重在思家,然绝不忘时事,再次把国事与家事紧紧联在一起来咏叹。“烽火”应上 “国破”与“感时”,伤乱忧国之心一以贯之。“连三月”,是说战火延续,平乱无日,眼看整个春天就在忧伤中过去了。“家书抵万金”一句,尤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它以夸张的比譬,控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人音讯隔绝的悲剧。由于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末联自我描绘发白而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人浓重的忧患意识.老杜之所以为老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而无时不表露出哲人的忧患意识。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 Simonov , Konstantin Mikhailovich ; 1915 ~ 1979 )苏联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1934 年开始写作。 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 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他的诗歌《等着我吧……》和文章《蜡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另有苏联枪支设计师等同名人物。

        他生于一个沙俄军官家庭,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他的成名作——剧本《我城一少年》( 1941 )表达前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等着我吧……》《打死他》《请你记住,阿廖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剧本《俄罗斯人》( 1942 )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中篇小说《日日夜夜》( 1943 ~ 1944 ),描写苏联西蒙诺夫作品剧照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4 卷, 1942 ~ 1945 )。战后到过美国。剧本《俄罗斯问题》( 1946 )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诗集《友与敌》( 1948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 到 1979 年去世。 1949 年 10 月访问中国。 1950 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9 至 1971 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 1943 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 1944 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少。三部曲获 1974 年度列宁奖金。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后期陆续发表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 1965 )。 30 年代至 50 年代发表过几十篇文艺评论文章,主要评论同时代的作家及其创作。其创作的《蜡烛》被收入中学课本。他的小说既有反应卫国战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又有迎合某种需要的主观描写。

        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今天的圣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条街就命名为“西蒙诺夫街”。

    • 如何概括文章中的要点

    如何概括文章中的要点

    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概括题是一种 “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的形式。

    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姿,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要求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章、事件的内容,概括文章的 思路或层次及层意,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事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均是常见的题目。

    另外也有一些题目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如要求写出材料的内容提要,要求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要求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要求将材料进行归类等。它们好象不考查“概括”,但必须经过“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题,实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另外,一些“根据文章内容简答”、 “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之类的题,实际上也包含有概括答题的意味。

    [技法点津]

    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 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 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提取法 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即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 的题目。

    组合法 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 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自写法 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简述 故事情节、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以上是答题的基本方法,还有一些特别的方法是提炼法,提炼法主要用于发现规律,或构段的规律,或写句的规律等等,其思维方式是求其共同点, 答题时要运用自写法。

     

    • 标签:
    • 思维导图
    • 教学
    • 学生
    • 使用
    • 教师
    • 一种
    • 学科教学
    • 思考
    • 思维
    • 备课
    • 应用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