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水(第二课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浅说莲文化内涵

    浅说莲文化内涵

                               

        远古时代,中国的《诗经》就有莲花的记载,例如:“山有扶苏,隰(音xí)有荷华。”“彼泽有陂,有蒲与荷。”在《尔雅•释草》中说:荷,又称为芙蕖,莲花是它的果实,莲子叫“菂”(音dì),莲子中心的胚芽叫“薏”,花叫“芙蓉”,花苞称“菡萏”,叶子叫“蕸”(音xiá),梗子叫“茄”,本叫“蔤”(音mì),即荷茎入泥土中的部分,根部叫“藕”。明代张自烈著的《正字通》:“北人以莲为荷,今俗荷皆谓之莲。”除此之外,还有称莲花为“水华”、“玉华”、“佛座须”等等不同的名称。书中也称水芝(见隋唐陈羽《夏日宴九华山池赠主人》诗:“百花开尽水芝香”),玉井花(见唐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莲之地下茎称藕,其花故也称藕花(见宋僧道潜《临平道中》诗:“藕花无数满汀洲”。

                                     

        文明人类自古以来,就十分珍视莲花,并演绎出丰富、圣洁的内涵。莲花早晨开放,夜晚闭合的性质如同太阳,所以莲花在埃及被视为太阳与水的象征。而印度古代,莲花象征女性的生殖能力,代表多产、力量及生命的创造,同时也是丰熟、神圣、不死的象征。所以,在印度莲花被视为神的象征,是印度的国花。同时,莲花也是佛国净土常见的庄严。由于莲花的生长特性,所以经常被用来引喻为清净、尊贵等具正面光明的象征。如在《长阿含经》中,就将水面上清纯的莲,比喻为超脱染污世间的圣者;或将莲花上水珠滴落的情形比做忧愁的消失。由于莲花丰富的内涵,所以经典中以莲花作为供养佛菩萨的妙好花朵。莲花在民间也是吉祥的象征,如“连生贵子图”就是取莲房多子,另一方面则莲与连的谐音,而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历代文人墨客写了不少咏荷的诗词曲赋,北宋周敦颐酷爱荷花,对荷情有独钟,著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并以菊花象征隐士,以牡丹比喻富贵之人,而以莲花来象征君子。周敦颐的《爱莲说》,足以说明文人偏爱莲花的理由。

     

     

    • 不同文化取向文本的阅读策略

    不同文化取向文本的阅读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与《我的母亲》阅读比较

    林 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样的内容, 同样的单元目标, 同样要求学生感悟内涵、体会人生、融入体验、了解文体、品味语言, 但是, 由于作
    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 因而阅读的难易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不久听一位教师讲新教材中的传记散文《列夫·托尔斯泰》, 课堂上老
    师非常努力, 力图将一些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去体会和感悟作品, 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 课堂
    气氛十分热烈。但是, 由于老师本身在准确把握文本上存在一些问题, 因而在课堂上就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 课标中的一些新理
    念被公式化了, 学生的课堂看似热闹却未能深入进去,取得应有的效果。下面, 就以这一组散文中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 谈谈面对不同文化取向的文本应如何选择阅读策略。

    一、作品审美取向的不同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必须找准文本审美价值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契合点,准确把握思想情感渗透的难易度,确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 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审美把握, 是建立在西方“智”性的文化基础上的。他看似在描写托尔斯泰的肖像, 实际上是在探寻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下的由知识赋予的“照耀在精神世界最高处”的眼光和“全面揭示广袤无垠宇宙”的能力。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使一切人德行完全完美所必
    需的就只是知识”。所以, 在文章中作者反复描写托尔斯泰审视外部世界的眼睛, 如“犀利目光”“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等, 在最后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总结, 认为具有这种犀利眼光, 就“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所有这些都典型地体现了寻根问底、执著于认识人生的西方文化特点。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能很好地把
    握文章的这种审美取向, 一味让十四五岁的孩子用反复诵读和内省的方式来感悟作品,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认为, 类似这种看似传记却充满着哲理意味的散文, 应当适当降低讲授内容的难度。阅读的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学生对探索人生意义的兴趣上, 引导学生去发现思想者的美。策略上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角度写人、作者在文中传达了怎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如何理解并评价托尔斯泰那种“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却能“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人生。在突破难点的方式上, 老师最好准备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也可用多媒体影视资料辅助教学, 或让学生上网查资料, 或指定学生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尽量让学生缩小与作品的距离。

    同一单元的另一篇散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则——表现出另一种文化的审美取向。这就是中华民族“德”( 伦理型) 文化的特点, 它所蕴涵的是另一种人生态度,表现的是另一种人性美。文章在母亲与“我”、母亲与家人的故事中展示并赞美母亲的仁慈、严厉、宽容、刚毅等品性, 它所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之道, 强调将个体生命融入整体生命、“修齐治平”“厚德载物”。由于作品的审美追求源于中国文化传统, 学生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阅读时应主要靠学生自己品味与体悟。

    二、作者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我们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阅读路径,确定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体现了西方传记散文的一大特点, 即充满思辨色彩、主观性强, 但论题较为单一,看似一篇传记, 但并没有用多少笔墨叙写主人公的生
    平, 不是按通常传记的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 而是夹杂着大量的评价、议论、抒情。例如: 肖像描写中出现的“天才的灵魂”“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传播智慧的庙堂”“禁锢思想的囚牢”“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 后半部分中“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等, 这些较抽象的评价与议论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词语, 都有着鲜明的指向和丰富的潜台词。

    文章的叙述特点和初中生有限的阅历决定了文章的阅读方法: 对这种充满了议论的肖像描写, 阅读时必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揣摩, 应让学生在反复默读中理解、思考、辨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小组讨论研究等方式补充出文章中的“潜台词”。这类文章如果仅通过课堂上对文本的反复朗读, 显然是无法让学生“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的, 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在课后思考、交流、碰撞。

    但《我的母亲》一文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篇较为典型的中国式人物传记, 其特点是叙述几个小故事, 在事件展开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塑造母亲的形象, 表现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文中并没有多少抽象的议论或直接的抒情, 但却蕴藏着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讲授这类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悟, 让情感得以升华。

    因此,《我的母亲》的阅读应选择与《列夫·托尔斯泰》完全不同的路径, 即主要靠学生结合自己母亲的有关往事展开联想, 去体味作者的复杂情感、感悟人生。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最能引发自己联想、激发自己情感的阅读方式, 或诵读、或朗读、或看多媒体画面、或听音乐、或做一些交流, 教师则是点到为止。

    三、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使我们必须选择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突破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与《我的母亲》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 确定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学习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采用了空间顺序, 将主人公的人生人品、作者的情感与评价浓缩在一幅夸张了的肖像画中。显然, 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不
    断地揣摩、补充与想象, 才能品味出画中的真谛。在语言上, 虽然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信”与“雅”, 但是, 文中仍保留了大量的长句和一些复杂甚至生涩的句子, 这些都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例如,“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至“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一段, 不符合我们的叙述习惯, 难以理解。像这类文章, 我们只能选择以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为主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学生通过文章的研习, 将逐渐学会由表及里的认知方式, 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

    《我的母亲》则是按时间的顺序以叙述语言为主,语言平易、自然、流畅, 语句简短凝练, 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例如最后一段总结, 写“广漠”“人海”中“混”的“我”, 由于内心有母亲留给自己的为人处事的原则, 因而能宽以待人。字里行间, 不仅充满了对“恩师”“慈母”的怀念之情, 也使人感受到“母亲”为代表的“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无限魅力。这样的文章, 我们应主要让学生学会品味那些优美隽永的文句, 在读中悟, 逐步体会汉语的魅力, 增强学生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化长为短, 化难为易

    化长为短, 化难为易
    —对《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内容的处理

    侯 雪

    《 列夫·托尔斯泰》是传记《三作家》的节选,选文较长,共9段3200字左右,内容单一,全部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的描写。要在45分钟的课堂上把这样一个长文处理好教师首先就碰到了两个难题:一是文章太长,在课堂上学生全部读完一遍至少要10分钟时间,但从教学规律出发阅读文本又是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文章内容单一,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不熟悉托尔斯泰的话,在文本理解上会有障碍。我想要上好这节课,就必须解决好这两个难题,在教材的处理上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一、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这篇选文的内容单一,但同时应该看到,这正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一方面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另一方面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内心世界。只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本阅读还是容易进行的。最好的方法是在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能够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有所了解。但此
    次是借班上课,没有这个条件,于是在导课上,我开门见山地给学生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侧重于托尔斯泰的信仰和理想,以及他的创作成就与他人的评价。介绍的时候力求语言优美有吸引力,并隐去了托尔斯泰的名字让学生来猜测老师介绍的是谁,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托尔斯泰的了解,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 听”趣。为了激起学生的“ 读”趣,并直接让学生关注文中的肖像描写,我又设计了两个
    环节:一是想象托翁相貌。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会是什么样子?二是引领学生到文本中求证想象。让学生带着对托翁相貌的想象阅读文本的前五段。这两个环节的设置既直接进入了文本,又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对文本的切割和重组
    基于文章比较长和结构上的特点,我做了大胆的构想,将文章切割成两个部分来进行阅读。先读前五段,这部分是对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刻画,突出人们对他的印
    象—— —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然后读后四段,描写的是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突出文章的内涵—— —人的高贵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灵魂。基于此种构想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以画面图显文字。

    用电脑绘画技术将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绘制出来,突出肖像特征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 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的皮肤”。让学生观察肖像画的特点,得出结论—— —没有眼睛。

    2、以文字补充画面。在质疑激趣中引发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期待,由此去阅读文章的后四段,阅读后用语言描述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形成“ 锐利”、“ 犀利”、“ 深邃”、“感情丰富”等认知。

    3、以画面对比体
    察写作内涵。学生自由表达后教师完成肖像,绘制出托尔斯泰的眼睛。并且将两幅图画—— —绘制眼睛的、没有绘制眼睛的——进行对比,请学生注视、观察二者的区别。以此体现文章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种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托尔斯泰眼睛的与众不同,让我们看到大师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关照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也是任何一节语文课要关照的能力养成,根据这节课的文字特点,我在前后两部分设计了不同的能力关照点。课文前五段对于托尔
    斯泰肖像的描写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其肖像“ 平庸、粗鄙”的特征。后四段作者力求通过对眼睛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中一些语句内涵丰富,值得探究。因此我针对前五段文字确定了“ 读—品—创”的思路,请学生读文章,品句子,然后口头创作。为学生提供了三幅比较有特征的人物肖像:中国文豪鲁迅、感动中国人物成龙、笑星赵本山。请学生运用比喻、夸张
    的修辞方法对他们的肖像进行口头描绘。针对后四段文字确定了读—赏—悟”的思路。请学生先读文章,然后赏析其中有代表性内涵丰富的几句话,谈谈自己对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体察和认识。结合前面介绍的托尔斯泰的生平走近文学大师的内心世界,感悟一个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内涵。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刘少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联想想象, 启发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有一个人, 他活着的时候, 拥有财富、地位、名誉, 最后却孤独凄凉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 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 死后的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 他是俄罗斯的世袭贵族, 却放弃一切, 心甘情愿去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 让许多人产生了好奇心, 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恰恰抓住了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矛盾这一
    特点, 用他独到的文笔为我们勾勒出托尔斯泰的独特形象。

    也许同学们对这个人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
    级的大文豪, 模样儿长得如何? 生活应该过得怎样?

    生: 他可能长得高大英俊, 很斯文, 言谈举止, 文质彬彬的; 衣着很
    时髦, 身边有许多仆人, 出门有豪华马车( 相当于今天的宝马) , 总之生活
    过得很滋润……

    师: 下面就带着我们的想象, 快速阅读全文, 看看托尔斯泰的形象和生活是否与我们的想象是一致的。

    二、把握内容, 学习比喻夸张
    ( 一) 学生快速朗读全文, 并思

    师: 你认为文章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什么? ( 分别指出文中相关的段落)
    生: 外貌特征( 1- 5) ( 整体)眼睛( 6- 9) ( 侧重)
    ( 二) 精读前五段, 理解人物外貌 特 征( 用 联 想 和 想 象 的 方 法 阅 读 ,养成勾画、旁注的习惯)
    教师范读 1—2 段, 学生朗读 3—5段

    师: 你认为文中的托尔斯泰的长相与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后明 确——这 些 文 段 依 次 写 了 托 尔 斯 泰 的 须 发——
    —面部—— 面 容 表 情——长 相 平 平( 普 通 ) ——其貌不扬: 令拜访者失望( 侧面描写)
    1、学生概括其外貌特征
    师: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 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生 : 失 调 、 崎 岖 、 平 庸 而 粗 鄙“丑陋”、大众化) 。
    教师引导学生细化, 要求在文本中 找 依 据 , 勾 画 出 相 关 句 子 、词 语 ,侧重品味“崎岖”的含义, 然后依据这些描写加以联想、想象, 在头脑里形成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托尔斯泰的“胡髭、鬓发、眉毛、鬈发、胡须、脸颊、额头、鼻子、耳朵、眼睛”逐一展示出来, 形成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让学生与自己的想象画进行比较。
    2、怎么刻画出来的? ( 方法)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学生齐读练习三, 了解其定义和作 用——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 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能把人或事物表现得生动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师: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作了哪些描写? 有什么作用?
    生: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B.“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 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 颇有长者风度。”
    C.“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
    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D.“……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E.“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
    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 不仅使托尔斯泰“平庸而丑陋”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同时也暗示了托尔斯泰的不平凡。
    ( 三) 、精读后四段, 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的句子, 进而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
    学生默读后四段, 边读边勾画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的句子。
    示例第 8 语段:
    作者说: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 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将托尔斯泰的肖像图按“胡髭、鬓发、眉毛、鬈发、胡须、脸颊、额头、鼻子、耳朵、眼睛”逐一展示出来,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用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精美、独特。
    1、教师范读 6-9 段; 学生勾画直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 1)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2) ……这对珠宝有魔力, 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3)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 它们的 主 人时是十分可怕 的 ,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讨论: 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明确 : “眼 睛 敏 锐 、目 光 犀 利 、蕴藏有丰富的情感, 很有威力”等评
    价, 由此可见作者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其眼睛的句子的含义( 引导学生结合托尔斯泰的
    身份、生平来理解)
    示例: 托尔斯泰的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中, 突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
    学生赏析( 生生互动) :
    ( 1)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夸张描写, 突出作为作家的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 作为一个世界文豪,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突出了他眼睛观察的敏锐性和丰富性)
    ( 2) ……这对珠宝有魔力, 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运用比喻, 突出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 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 同时又通过他的作品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3)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里的比喻, 告诉人们托尔斯泰是一个作家, 作家的良知使他敢于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 批判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 揭示出农民贫困的原因。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良知又使他敢于批判自己, 解剖自己, 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这是伟大作家的共性,例如鲁
    迅, 他也敢于无情地解剖自己)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 锐利、锋利,让人感受到他精神世界的丰富, 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 他是茨威格心中的偶像。
    三、进一步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问题探究( 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 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 他脸上笼罩的厚厚的一层阴云才消除了; 直到人生的晚秋, 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思考讨论后明确: 托尔斯泰到晚 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 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 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 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 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 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 ”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思 考 讨 论 后 明 确 : 这 并 不 矛 盾 。
    因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但他又是痛苦的,它看透了暴政、虚伪、丑恶和苦难, 也看清了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并尽其自己的毕生努力去改变它, 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 决然放弃财产,以致与家人产生矛盾, 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四、探讨全文写法, 进而理解托

    尔斯泰的伟大( 矛盾统一体)
    对比
    外貌丑———眼睛美( 心灵美, 境界高, 精神伟大)

    衬托
    提示学生思考: 为什么作者要着力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

    思考后明确: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 既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的真实刻画,同时又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出了他是一个矛盾体: 他形貌和思想精神的矛盾, 也是他的人生追求、态度与他的贵族身份的矛盾。所
    以 他 的 一 生 都 处 于 矛 盾 和 痛 苦 之 中 ,到晚年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财产和贵族身份, 甘愿做一个农民, 最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
    过渡: 逝世后, 他被埋葬在一个荒郊野外的“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中,这 个 土 堆 无 人 守 护, 也 没 有 十 字 架 、墓 碑 、墓 志 铭 , 甚 至 连 名 字 也 没 有 。
    却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问: 联系这篇课文, 请谈谈为什么?
    思考后明确: 因为他是一位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人, 是一个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没有结束的话
    作家余华说: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 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 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 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 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同学们, 其实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 一节课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作品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反复的阅读中去品味、挖掘。就像本文, 我们只是开启了一条缝, 托尔斯泰还有更多、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愿同学们亲近文学,走进名家, 愿文学雏鹰从这里起飞!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另有同名菜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 夜读富春江

    夜读富春江

    国庆节是个长假,放下手中的书和暂且未完的约稿,趁着秋意正浓去千岛湖一游。 
    我小时候曾读过毛主席的诗词《七绝 . 和柳亚子先生》:“莫道昆明湖水浅,钓鱼胜过富春江。” 
    昆明湖我去过,富春江虽离上海不远,但一直没机会去游玩。这次千岛湖之旅其中包括游富春江,真是意外的惊喜! 
    白天的富春江游客太多,岸上人满为患,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忙于运送游客,疲于奔命,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看到此情此景,顿时游兴大减。 
    夕阳西下,导游扯着嘶哑的喉咙向大家宣布,一天的游玩任务结束,回宾馆休息。就这样回去,毕竟有点心不甘,所幸下塌的宾馆就在富春江边,用完晚餐,沿着小路朝江边缓缓走去。
    夜幕悄悄降临在富春江畔,岸边的楼房里闪起了一盏盏灯光,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阵江南人最爱听的琵琶之声,过滤了一天的喧哗,江畔的景致一丝丝沁入心脾。 
    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没了拥挤的船队,富春江静了。 
    我 在江边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两手按摸着发胀的双腿。天穹显得神秘而又悠远,带着一种幽寂的蓝悄悄地衬托着漫天星光点点。清清的月光透过飘移的薄云照在 湖面上,天上月,水中月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变的深沉起来,偶尔有一两只鸟儿掠过湖面向远处飞去,所飞之处,惊得湖水滴落下来,月光似乎也滴落了下来。 
    一阵夜风吹来,沾染着绿色的气息,湿漉漉的。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清爽的空气,壅塞的胸怀被荡涤 得干干净净。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锦缎般闪闪发光的湖面泛起一道道月光星影的涟漪,平添了一份幽静。富春江远比昆明湖浩瀚,夜幕下的江水更是烟水迷濛。对 岸山坡上如狮似虎的奇山怪石此刻也困了,倦了,静静地睡了,朦朦胧胧的倒影融入水中的月光在湖面上悠悠荡荡的摇晃着。 
    我站起身来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向前走去,岸边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粉墙黛瓦衬映着水波,婷 婷玉立伫立在暮色中。江南的园林是闻名中外的,江南人家的宅院更是风格迥异,或是白墙红瓦,或是灰砖黑檐,对立中显得平和,反差中又显得素雅。山上有墙, 粉墙如屏,依山而叠,错落有致。墙外有山,山下有水,水静如镜,山墙入影。恍恍惚惚之中,我仿佛进入一幅现代派的油画,忘了来处,也不知去处。 
    绕过了好几个弯,眼前出现大树横斜,苍藤缠绕,山坡上开着不知名的山花。忽闻一阵花香,有 暗香浮动,我寻径而去。路边的翡翠般的草和树早已染成墨绿色,我穿插在浓浓的绿色中忽左忽右,水国旁的空气仿佛也变成绿色了。拐过一棵大树,前面有一座凉 亭挡住了去路,凉厅上面的字模模糊糊看不清,我也走累了,走进凉亭,坐在临江的石椅上,微微喘息,只才发现凉亭外绿树半掩处,斜倚着一株“含笑”花在月光 下发出淡淡的清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秋夜的富春江独领风骚,就像一幅浓墨的水彩画,一份致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它深邃和宁静后面的丰富涵义。 
    夜深了,湖边的微风袭来,不觉有点凉意。我走在回宾馆的路上,楼堂阁榭的蠡窗砖雕之中的灯光渐渐地黯淡了,熄灭了。回头望去,苍穹之下,清亮的月光勾画出沉沉的楼阁、幽幽的湖水、朦朦的山石、隐隐的树木和深深的小巷。

    渐渐地,我也隐没在夜幕中。

     

     

    • 教师教案
    • 注释补阙

    《与朱元思书》注释补阙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水中学 周瑞远


      《与朱元思书》中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教材对“风烟”二字未作注释,现行人教版新教材之所以未作注释,有可能出于以下情况:一是教材编写者缺乏 认识,不知此处是否该注;二是明知此处该注而有意阙而不注,因为学术界对此未有一致见解,自己又不能明断是非,故而暂取“存疑”态度。三是认为此处非常简 单,没有注释之必要。这三种情况都不可取,都给教学带来隐患。我们先看“教参”和相关的书籍对这句话的译文或注释:

      “风烟俱净:烟雾消散尽净。”(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风烟:指烟雾。”(刘京义、牟军华主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详解》,人民日报出版社)
    由此可见,上述书籍都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烟雾”一词释为:“风烟:指烟雾”了。表面一看,还算“文从字顺”,似乎符合“信”“达”、“雅”的译注原则。

      我们知道:古人行文都比较重视修辞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修辞上讲,作者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风烟”对“天山”,“俱”对“共”, “净”对“色”,对得极为工整。既然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天山”是指“天”和“山”两种事物,那么“风烟”也应该是指“风”和“烟”两种事物 了,这就是说此处的“风烟”并非是指“烟雾”。加之,此处描写的是江上之景观,江上只可能有“云烟”,不可能存在“火烟”之类,再说,“烟雾”含义大宽, “火烟”也称“烟雾”。因此,“风烟俱净”中的“烟”只能释为“云烟”,不能笼统地注为“烟雾”。

      其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前一分句里的“风烟”是主语,“净”是作形容词性谓语,“俱”作为副词修饰“净”,我们知道“俱”是表“总括”义的, 这就意味着主谓部分须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因此,“风烟俱净”中的“风烟”不能误合为一词,应当分开训释。

      由此可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烟雾”二字,正确的译注是“风和云烟”。

     

    • Word2

     

    2  

     population
    We should continue to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region
    This wine is typical of theregion. 
      bridge
    The men went through the bridge.

        city
    Beijing is a beautiful and famouscity.

        building
    This is our teaching building.

        capital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park
    I play in the park every day.

         busy
    This is a busy main road .

        university
    I want to go to QinghuaUniversity and become a scientist.

     

        village
    She taught in a small village.

        wide
    Open your eyes wide.
     
           
       

    • 太阳

    太阳

    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一生》中写朝阳的景观是如此的壮美: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渐渐地,朝霞的光芒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像火球般的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更有意思的是英国作家哈代,他联想翩翩,把太阳比喻成“上帝”,以为这个光芒四射的物体简直就是一个活东西,有金黄的头发,和蔼的目光,神采焕发,这位正年富力强的“上帝”,似乎正观注着下面包罗万象的世界,觉得那儿满是有趣的事。

    如果说朝阳朝气蓬勃,有无限的生命力,那末,夕阳的光彩就淡薄了点。太阳在向西边的地平线下沉之前,还会射出它最后的光芒,使许多建筑物的玻璃闪烁得如同一片燎原大火的反照,一切东西都被照映成细长的线条。曾朴在《孽海花》中曾这样描写夕阳:西边,一个铜盆大的落日,只留得半个在地平线上,颜色恰似淡红的西瓜一般,回光反照,煞是好看。丁玲笔下的夕阳是这样的:太阳在这个时候,成了一个大的红色的轮子,落在远处的山地上,那些层层叠叠的群山,都变成紫褐色的一抹,涂在天际,河里的水波,天空的云彩,都变成五颜六色的,放出一个傍晚时候的光辉。

    阳光洒遍人间大地,不仅一天之中有朝阳、夕阳之分,一年之中,还有季节之分。由于太阳直射、斜射的角度不同,地球表面接受热的密度不同,冬天的阳光斜射地面,暖洋洋的,惹人喜爱;夏天的阳光直射大地,人们常说“骄阳似火”,常常烤得人油汗淫淫,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发烫。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描绘的骄阳是这样的:太阳,在这层灰气上边,极小极白极亮,使人不敢抬眼,那极热的光,像多少烫红了的针尖,刺着大家的头、肩、背和一切没有遮掩的地方。柔石的描绘同样真切:炎炎的太阳,高悬在世界的当空。红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地面着火了,反射出浇过油似的火焰来。蒸腾、窒塞、酷热、奇闷,简直要使人们底细胞与神经,由颤抖而炸裂了。

    当然,日有阴晴。太阳并不总是金光四射,有时,它疲乏地挂在天空上,尤其在狂风暴雨之后,它似乎被酷寒的威严吓得寂静无声,被打得精疲力尽,失去了它无限的热量。而当观察者自身遭遇不测、心灰意懒之时,那时,他眼中的太阳就像一副阴沉的脸,显得毫无生气。

    同学们,不妨睁大你的眼睛,去细心观察,拿起你的笔,去描摹世上最绚丽灿烂、最慷慨无私的太阳吧!

     

    • 王维山水诗三首

    王维山水诗三首

    晓行巴峡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下同)。巴峡,长江东流至湖北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所以叫巴峡。

    际晓〔际晓〕天刚亮。投巴峡,余春望帝京〔帝京〕指京都长安。。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晴江一女浣(huàn),朝日众鸡鸣〕清晨,旭日东升,群鸡鸣叫不已;江边早已有女子在洗衣了。。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miǎo)行〕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

    登高万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万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远眺,眼前一片村落涌现;远望江流,十分明亮。井,指村落。眺迥,远望。。

    人作殊方语〔殊方语〕异乡语言。,莺为故国声。

    赖〔赖〕多亏。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终南山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终南山,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

    太乙〔太乙〕终南山的主峰,这里指整个终南山。近天都〔天都〕唐朝首都长安。,连山到海隅〔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连绵起伏直达海边。隅,靠边的地方。。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①〔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从终南山向四周环视,白云缭绕,连成一片;而山间的青霭淡淡地飘浮着,远看若有,进入其中却又若无了。青霭,即山岚,青色云气。。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思是说,天之分野自中峰而变,壑之阴阳因气候而异。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地上的州国 区域,称为分野。分野中峰变,即站在中峰,峰之两侧虽有一峰之隔,分野就变了。众壑,指终南山众多的山谷。。

    欲投人处〔人处〕有人居处的地方。宿,隔水问樵夫。

    汉江临眺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汉江,即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北冢山,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入长江。临眺,登高远望。

    楚塞三湘接〔楚塞三湘接〕楚塞北临汉水,南接三湘。楚塞,泛指楚的边境。三湘,湘水与漓水同源合流,而后分离,称漓湘;合潇水,称潇湘;合蒸水,称蒸 湘,总称三湘。,荆门九派通〔荆门九派通〕楚塞西起荆门,东达九江,汉水贯穿其中。荆门,山名,在宜昌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浩淼,似乎要流出天地之外,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远眺汉水,水势浩荡,郡邑好像在水边浮动;江水无际,浪涛起伏,远天似乎随波澜而晃动。浦,水滨。。

    襄阳〔襄阳〕今湖北襄阳,在汉水南岸。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留醉与山翁〕留下来与山翁共醉。山翁,指晋山简。这里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送梓州李使君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梓州,今四川三台。李使君,姓李的刺史。

    万壑树参天〔参天〕形容树木高耸入云。,千山响杜鹃〔杜鹃〕鸟名,又名子规。杜鹃鸣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古代诗词曲中常借以写别离。。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杪百重泉〕远望山中飞流瀑布,好像在树梢上倾泻。。

    汉女〔汉女〕嘉陵江古称西汉水,因而人们称生活在西汉水的少数民族妇女为汉女。输〔输〕交纳捐税。布〔(tóng)布〕花织成的布。花,是一种木本棉花。,巴〔巴〕古国名,在重庆东部。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文翁翻教授〕《汉书·循吏传》:“文翁为蜀郡守,见蜀郡辟陋,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 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子弟,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当年文翁治蜀,不强行征敛,反而实行教化。文翁,汉朝人,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 翻,通“反”。,敢不倚先贤〔敢不倚先贤〕怎敢不效法文翁去教化当地百姓呢?敢不,怎敢不。倚,效法。先贤,指文翁。上句和这句是诗人对李使君的勉励。。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对自然观察得极为细致,审美的感受又非常敏锐。他的山水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山水景物,更传达了他的感情,自然的美与心 境的美完全融为了一体,创造出了纯美的诗境。阅读这四首诗,要多加体会。前人说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王维这组诗中,有有画意的诗句吗? 试找出一、二例,先用语言描述,再尝试用画笔表现。

     

    • 标签:
    • 会说
    • 句子
    • 学习
    • ppt
    • 泉水
    • 课文
    • 课时
    • 出示
    • 自然
    • 水塔
    • 来吧
    • 第二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